#艺术# 习古、创新、求变,是宋文治先生艺术道路的轨迹。
宋文治(1919一1999),江苏太仓人,小时买本芥子园画谱学画,16岁到上海一广告社当学徒,休息日常去看画展,19岁后先后在小学、中学教美术,28岁起在安亭师范任教,经朱屹瞻先生介绍张石园学四王风格的山水,后经陆俨少介绍拜吴湖帆为师学宋元山水,这一时期是师古人,学传统,练基本功,是青年学古阶段。
仿古山水
五十年代起,从师古人转到师造化,尤其是1957年进江苏国画院,由业余转为专业创作,写生、参观工农业建设工程、参观革命圣地,画出一些题材新、笔墨新、意境新的新山水画,1956年的《桐江放筏》是一幅代表性作品,后来创作了更多反映工农业建没的作品。1962年开始创作江南水乡题材,尤其画太湖风光,有“宋太湖"之誉称,1963年起创作了《井岗山朱砂冲哨口》等革命圣地作品,也画了许多黄山风光题材。这是他的中年出新阶段。
鍾山秋色
桐江放筏
广州造船厂
梅园长春
瑞金云石山
洞庭新绿
江南春色
新安江上
黄山
井岗山朱砂冲哨口
文革后的开放,给他带来再变法的契机,也许是受张大千后期泼彩山水的启发,80年代初期起,他开始在泼墨中施色,画出一批面目崭新的作品,似泼彩又非泼彩,浑然一体,氳氤缥缈,泼彩、流痕、拓迹、勾勒和皴点多法并用,是一种综合创作手法,这可称晚年求变阶段。
宋文治古稀之年又重拾传统,画的一些作品,是对传统的回顾,这是要固守传统根基,以利更新的拓展,如果能留给宋先生更多时日,他定能从回顾传统基础上跃上一新台阶。
1999年8月10日,因心力衰竭病逝,享牟80岁。生前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