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2004年是高考語文命題出現(當然包括其它學科)重大轉折的一年。從這年始,許多省(市)自主命題,高考試題由此打破了"全國卷"幾乎一統天下的格局,呈現百花齊放的新氣象。至今年,各種版本的高考試題已達二十套之多。統觀這些試題,雖各具鮮明的區域特色,但"考綱"的全國統一仍決定了其在命制的指導思想、題量、題型等方面高度一致,分析其中某一題型的特點,不僅能大體勾勒出該題型的規律、特徵,還能窺見未來考試的發展趨勢,對高考複習提供一定的借鑑作用。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語文的保留題型,也是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偏難題之一,本文即對2004年以來各種版本的古詩詞鑑賞題的一些主要方面做一管窺蠡測,對古詩詞鑑賞考什麼、如何考和怎樣答等做一粗淺歸納,以期對來年高考古詩詞鑑賞的複習提供一些幫助。

一、取材情況:(見下表)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說明:1、統計數字中不含各地春考卷。2、全國卷只含全國卷(Ⅰ)和(Ⅱ)。

從朝代看,從東晉至近代均有涉獵,其中主要以唐宋居多。詩多取自唐宋,詞多取自宋代。2006年,取材於清代及近代的詩歌一下子冒出六首,大有"厚今薄古",後來居上之勢。

從體裁看,詩詞曲聯都考過,但對詩歌的考查佔絕對優勢,其中絕句又明顯多於律詩。

需指出的是,2004年上海卷中首次將對聯(與詩歌對比鑑賞)入題;2006年湖南卷把《紅樓夢》中的兩首律詩引入高考,首開古典名著中詩歌作為考試材料之先河;2007年北京第一次考出《詩經》中的作品《芣苢》。這些新動向須引起足夠重視。

二、構題特點:

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獨鑑賞題型,一種是比較鑑賞題型。單獨鑑賞即針對一首詩(詞)予以賞析;比較鑑賞則是針對所提供的兩首或三首進行鑑賞。

四年來,各套試題中,單獨鑑賞題型佔了大頭,但比較鑑賞題型有增多趨勢:2004年的13套試題中,只有上海卷採用比較鑑賞形式,其餘12套為清一色的單獨鑑賞;2005年的15套試題中,比較鑑賞形式增為4套(滬、湘、遼、浙);2006年的17套試題中,比較鑑賞形式仍佔了3套(鄂、湘、渝);2007年的20套試題中,比較鑑賞達到了5套(贛、鄂、遼、浙、渝)之多。

比較鑑賞題型主要集中於對詩歌的鑑賞,其中佔絕對多數的是針對絕句的比較鑑賞。值得關注的是,2004年上海卷考出詩歌與對聯的比較鑑賞,2006年湖南卷考出律詩的比較鑑賞,2007年浙江卷考出了詩詞曲"三合一"的比較鑑賞。這些比較鑑賞題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用來比較的作品在內容上往往有所關聯,如上述2007年浙江卷中詩詞曲三個題材中都涉及到"王謝堂前燕"這一意象。

為什麼比較鑑賞題型側重考絕句而非律詩?筆者以為,可能是相對於詞和律詩,絕句篇幅較小、容量較少、難度較低。兩詩相較,容易把握,而詞和律詩的比較鑑賞則正好相反。評鑑賞析高居語文能力層級之巔,古詩詞部分又屬中學生的薄弱環節,因此,比較鑑賞題仍有可能以考查絕句的鑑賞為主。

三、考查角度:(見下表)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關於知識:主要是對詩、詞(聯)的相關知識進行考查,屬於最低能力層級------"語知識記"。有兩種考法:

一種是純粹的知識考查,其中,有的考語言特點,如2004年的上海卷第16題:"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填空)______,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有的考文體常識,如2005年的廣東卷的第14題(1):"請寫出這首詩頸聯中的一組對仗的詞語";有的考文學常識,如2007年的北京卷第12題①:"《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填空)___",2007年上海卷第14題:"'詞'"這種體裁的別稱是___"等;不難看出,只要知道詩詞最基本的常識,上述問題均可迎刃而解。

另一種是對知識和內容的綜合考查,如2004年的江蘇卷第16題(1):"為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這一題看似考知識(邊塞詩),其實是將邊塞詩的概念和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揉在了一起,只要把"邊塞"和詩中的地名聯繫起來即可。

關於詩眼

:詩眼,概言之,是指詩詞中的關鍵詞。凡在一句話節骨眼處煉得好字(實為詞)者,稱為"句眼";凡是全篇圍繞著一個字(詞)展開,該字(詞)貫穿全詩始終,稱為"篇眼"。句眼可使全句游龍飛動、令人刮目,味之不盡,如久負盛名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篇眼則片言居要,牽一詞而動全篇。

詩眼的考查,頻率很高,幾乎每年都有。有的省甚至連年涉及,如江蘇(2004、2005年),四川(2006、2007年)。需要注意的是,所謂詩眼的考查,實則大都是對"篇眼"的考查,如2005年的天津卷的第16題(1):"簡析'望'字在詩中的作用";2006年江西卷第14題(1):"本詩的'詩眼'是什麼?"等等。完成此類題的要訣是"立足詩眼,統觀全篇",即首先抓住關鍵詞(詩眼)本身的含意,然後聯繫語境予以綜合表述。

關於煉字:煉字實際上是煉詞。"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古人在詩詞創作時,對詞的選擇(錘鍊)頗下功夫。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考查煉字,就是考查學生品味揣摩精彩傳神之字的功力,就是讓考生能較準確地概括出其"精"在何處,"妙"在哪裡?主要有三種考法:

一為獨字品味。就是直截了當讓你說出某字好在何處。如2004年浙江卷第16題(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又如2006年廣東卷第13題⑵:"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等;2007年全國卷Ⅱ第12題(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 一個字?請簡要分析;以及2007年廣東卷第10題(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二為換字品味。就是更換詩詞中某個字,讓你在對比中品味表達效果。如2006年福建卷第10題⑴:"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等。

三為比較品味。就是對該詩詞在其它版本中不同的用字(詞)予以辨析。如2004年湖北卷第16題:"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麼?"2004年遼寧卷第16題(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 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麼?請簡要賞析"等。

這三種考法有個共同點:都須對所涉及的字分別從本義和語境義兩方面加以簡析。後兩種實則為開放題型,即解答時不能簡單地說"是"或"否";"好"或"不好",而須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如上述2004年浙江卷第16題(1)的參考答案為:"'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沒有結果(本義)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語境義),使主題更加鮮明。"上述2004年遼寧卷第16題(1)參考答案為:"'繞'字好,因它切實具體地描繪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也可說'曉'字好,因它既點明瞭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這種

"多元解讀"的考法已成大勢所趨。

關於修辭:詩詞是語言的精華,是語言藝術化的呈現,而語言的藝術化幾乎離不開修辭的參與,二者如影隨形密不可分。大約正是基於這一原因,詩詞的鑑賞中對修辭的考查總佔相當比例,尤其近三年來,有關修辭的試題,先後有近二十次之多。主要有三種考查方式

一是對辭格概念(識記)的考查。如2005年全國卷Ⅰ第12題(1):"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同年的浙江卷第16題(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2006年安徽卷第12題(2):"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2007年重慶卷第13題(1):"後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麼手法?"等。上述"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和結合內容"具體說明"的提法,無非是指對修辭手法的構成要素(如比喻中本體、喻體等)加以列舉對號入座或根據相關要素對某些辭格予以辨別而已。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二是對修辭運用分析的考查。如2005年湖南卷第16題(2)中對"柳詩曰'尖山似劍'"的分析;同年福建卷第10題(2)中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去年的福建卷第10題⑵:"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同年的江蘇卷第12題⑵:"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請略加分析";2007年的安徽卷第12(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湖北卷第14(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山東卷第14(2):"'馬後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麼特點?請作簡要分析"等等都屬於對修辭運用分析的考查。這類題的解答幾乎都可以用這樣的公式去套:即"用……(修辭手法),描繪(寫出)了……情景(情狀),表達(抒發)了……思想(感情)"。如福建卷第10題(2)的參考答案為:第三聯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境

三是對修辭效果概述的考查。如2005年湖北卷第16題(2):"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同年的上海卷第15題:"以下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長如白練飛)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它們的表達效果是___"。有關修辭效果概述的考查一般從兩角度解答,一是從形式(結構)上著手,即從對該修辭格本身特點和上下語境的結構關聯來簡析;二是從內容(內涵)上簡述,即對該修辭格主要的表達作用結合語境內容的概述。如上述湖北卷的參考答案可為: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特點),達到了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美結合(作用)。頂真,具有迴環跌宕的旋律美(特點),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內涵)。

關於情與景:古人云,"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從情景角度賞析的試題比比皆是,三年來,有近半的試題中涉及到了對"情"與"景"的考查。大體也有三類。

一是關於情與景深層義理解的考查。深層義往往隱藏在字句的表面義之下,常見於一些感情深沉迂迴、含蓄不露的詩中,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2005年江蘇卷第14題(2)亦類此:"'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兩句渲染了什麼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這首詩裡,表面上(表層義)寫"枝上露水不時滴下來,沾溼了階下青苔",實則上(深層義)渲染了一種"清冷,幽靜"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孤單、寂寞"的心情;2007全國卷Ι第12題(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望江南 超然臺作》作一賞析)亦同。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二是有關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類的考查。情景交融的結合方式多見於送別類和思鄉類的詩詞中。這類詩歌的特點是"情在景先",抒情主人公往往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含情觀景。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筆下之景帶上了濃郁的主觀色彩。所以,解答這類題時,關鍵須抓住詩歌中一個個"景物"(意象),然後聯繫上下文,歸納即可。如2006年湖北卷第14題(2):"《暮春滻水送別》是怎樣融情於景的?"參考答案為:"將友情、世情等濃縮為'古今情',融入由'綠暗'、'紅稀'、'暮雲'、'宮前水'等意象組成的一幅感傷畫面之中,形成了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三是觸景生情、情隨境生類的考查。這類詩歌的特點是,詩人的情思意念後於客觀物境,是某種物境"觸發"了詩人的主觀情思。王昌齡的《閨怨》堪為代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如2004年浙江卷第16題(2):"關於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遊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這既是一道開放型的多元解讀題,也是一道觸景生情、情隨境生類的情景考查題。只要明白了上述情與景的特點,解答起來就遊刃有餘了。

關於評與析是指在試題中引入相關的詩評等,讓考生結合之對該詩詞的整體或某一方面予以賞析。這種考法在歷年的試卷中屢見不鮮

有的引用名家的詩評,讓考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如2004年北京卷第13題:"讀下面蘇軾的評論(略)並回答問題……說出蘇軾讚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並作具體的分析";又如2005年江西卷第16題:"錢鍾書稱此詩表現了某種'情味',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再如2006年全國卷第12題(2):"你認為這幅'竹石牧牛'圖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麼?有人認為作者在詩中'厚於竹而薄於石',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說明"等。

有的引入相關的詩論,讓考生結合詩作對相應的主張作具體的闡釋。如2004年重慶卷第16題(1):"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內得心源'。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如2004年全國卷Ⅰ第12題(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情、景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等。

有的引用相關的材料,結合詩作進行賞析。如2005年廣東卷第14題(3):"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伕睡舟尾,橫一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這兩句詩的內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等等。

這一題型無非還是對詩詞的某詞某句某情某景某理等的理解概述,與上述考查種種不同的只是"切入點"有別而已。從中啟示我們,在複習古詩詞鑑賞時,既要關注作品本身,還要留意有關的詩評、詩論,要儘可能佔有更多的材料,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讀詩詞。

綜上所述,古詩詞的鑑賞主要考古代詩詞之一般知識;遣詞造句之精妙之處;表情達意之手法作用;情景結合之方式特徵和對古人評論之闡釋解讀等,其實不管考什麼、怎麼考,不管題型如何變化,只要掌握了詩詞表情達意的一般規律,只要掌握了詩詞鑑賞的常見方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就能掌握主動,從容應對。

高考古詩詞鑑賞,考些什麼?(原創)

語文新思維原創(首發於 《試題與研究》2008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