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幾本日本小說,最後一部尤其好看!

我看的比較大眾,介紹的這些可能很多人看過,而且我也寫不出什麼專業的書評,都是些淺顯的粗話,大家看看就好

介紹幾本日本小說,最後一部尤其好看!

1

東野圭吾——白夜行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

東野圭吾的小說我看過三本——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白夜行。稍微關注推理小說的人,這些肯定也都看過。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確實除了情節精彩之外,還總是富有人生哲理。

推薦《白夜行》是因為這本小說的故事構造真的非常精彩。書中涉及的人物很多、時間跨度很大、故事也是分三個線在走,經常一章結束,下一章就莫名其妙跳出新人物,埋了很多伏筆。

我在看到書的後半段還擔心作者鋪這麼大最後要咋收尾,但東野圭吾厲害之處在於,書的前80%看似沒關聯的人物和事件,到最後浮出水面的時候,你會發現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種衝擊感真的很強。

不劇透了,賊好看。

2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羅生門這個詞肯定很多人知道,在日語裡的意思大概是“人間和地獄之間那扇門”。準確的來說是羅城門,不過翻譯的時候字搞錯了,搞成了中文的生。

需要說明的是,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故事和黑澤明的電影改編的不是一個,黑澤明改編的是收錄在羅生門另外一篇短篇《竹林中》,也很不錯。

今天我說的羅生門的故事,很簡短。

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下層武士,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

結果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拿來賣謀生罷了。她說“曾經死去的婦人,用蛇肉曬乾當做魚乾來賣,我不拔她的頭髮,我就會餓死啊”。

武士本來還一聲凜然,但聽完婦人這麼說,就覺得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居然搶了一個手無寸鐵的老太婆的衣服,逃走後再也沒人見過他。

故事戛然而止.....

看完你就覺得啊,人性真的完全經不起考驗啊!隨便就能拋棄自己堅持的道德底線,變成一個壞人。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引爆點》裡的一個觀點——我們深受周圍環境和人的品格的影響。

我們大多數人會認為自己的主觀能動行很強,覺得自己可以control很多事情,但實際上我們行為會很受周圍環境影響。不要高看自己的自我能動性,不要小看周圍的環境。

3

中島敦——山月記

“任何情況下都不絕望,任何時候絕不輕蔑現實,在給定的範圍內,總是做到最好”

山月記這本書,但凡看過的人,都會對裡面的一段話記憶深刻:

“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如今想起來,我真是空費了自己那一點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頭上賣弄著什麼“人生一事不為則太長,欲為一事則太短”的警句,可事實是,唯恐暴露才華不足的卑怯的畏懼,和厭惡專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我看完之後,拍著大腿跟身邊的葉師傅說,媽呀這說的不就是我???有點心酸......

中島敦的小說有很多文言文風格,但讀起來也還蠻好理解,很有啟發。可惜這個小夥子有點難受,33歲就因為肺結核去世了,不然應該能寫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4

川端康成——雪國、伊豆的舞女短篇小說集

川端康成的小說和上面的有所不同。上面那些看完你會有一些思考或者感嘆故事也太怪誕了吧!

但川端康成的小說看完你的感受就一個——美、涼快。

他的小說故事情節都非常的簡單,比如《雪國》,整本小說就是一個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的故事。

幾乎沒有什麼複雜的情節和人物情緒波動,或者什麼很大的高潮,但你看完腦海裡會有雪國這個小鎮的情景,和他所描述的當地人的風情,以及女主角駒子淒涼複雜的性格。

後來我看完雪國,再看《伊豆的舞女》,覺得整體風格很像。很奇怪,大熱天的看這兩本書,但腦子裡都是冬天室內溫暖,外面銀裝素裹的景象。

介紹幾本日本小說,最後一部尤其好看!

(大概因為呆在空調房裡看的.....)

此外,《伊豆的舞女》還有很多其他的短篇,講的都是些小人物的故事,多多少少能在這些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平凡的,碌碌無為的,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度過。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兩張日本音樂合集,網易雲音樂就有,非常不錯。

介紹幾本日本小說,最後一部尤其好看!

就寫到這裡吧,有點像小學生日記哈哈。祝大家週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