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級別越高,這三個問題被問到的機率越高,但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面試的時候,你是不是經常被問到這三類問題(或類似),而且面試崗位的級別越高,碰到的機會越大:

1. 你的公司是做什麼的?年銷量多少?運營模式如何?

2. 你所在部門的架構是怎樣的?你和其他部門同事如何配合?

3. 你的崗位負責什麼,對公司做出什麼業績?

這三類問題,你無需回答得過分詳細,因為有可能是用人部門的面試官在“取經”。但是面對這三種問題,你一點都答不出來,說明你之前的經驗是白費功夫。因為這三種問題,實則問的是你對公司、部門和自己崗位的瞭解程度。

如果你一點都回答不出來,說明你對行業、對公司、對自己都沒有充分而清晰的認識,無論你想升到更高級的崗位,還是出來創業,你都是一知半解,糊里糊塗,失敗的幾率極高。

崗位級別越高,這三個問題被問到的幾率越高,但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曾看過一個講解跟風網紅項目失敗例子的視頻:作者半年前拍下街尾一家新開跟風做舒芙蕾的店鋪,半年後再拍同樣的地方,這家舒芙蕾店鋪已經關門大吉了。

你再看看自己收藏的店鋪,是不是經常看到一些店鋪歇業了?

為什麼那麼多火爆的網紅店,最終還是掛了?

因為大家只是跟風,看到表面以為自己一學就會,實際上,既沒有學習到別人成功的本質,也沒有該行業的深厚積累。以為做同樣的項目,店鋪一開就火了?

先不說同質化多麼嚴重,店面設計、員工服務、產品、選址、擺設等,這些大家都差不多,別人為什麼要去你的店鋪?

更多的是你看不到的本質,例如培訓體系、營銷方式、物流系統以及實打實經歷過無數失敗和優化的成功經驗。

即便不是創業,為什麼跳槽的時候,用人部門更傾向有成功經驗、有類似技能、對行業、公司和崗位更瞭解的候選人?

如果新公司的經營模式、內部架構跟你以前的公司差不多,這代表你能更快適應新公司。

如果你以前的崗位職責跟新公司的差不多,而且你有類似的技能和成功經驗,說明到了新公司,你能立刻進入新崗位,而不用擔心你的能力不配對。

總而言之,這樣的你,風險更低,因此在跳槽市場上,更受歡迎。

崗位級別越高,這三個問題被問到的幾率越高,但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因此,聰明的職場人,無論以後想升職加薪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出來創業做老闆,進入一家新的公司,必定在離開公司前掌握這三件事:

一、幹一行,學一行

老人曾說:幹一行,愛一行。我個人並不這麼認為,你不喜歡也是沒有辦法,但是你幹一行,一點都不瞭解自己所處的行業,那你的經驗為0。

那麼,如何學習一個行業呢?

1. 瞭解行業大局和未來趨勢

無論是在工作中接觸,還是通過書籍、網絡自我學習,對行業有整體的認識很重要,以護膚品為例子,你知道它屬於哪個“類目”嗎?這個類目下有什麼細分類目?這個類目的趨勢和市場機會你瞭解多少?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時刻保持在行業的前沿。

2. 瞭解競爭對手

瞭解競爭對手,他們的經營、宣傳模式以及產品等,對你瞭解整個行業也是非常有利的,多看多總結和分析,你才能知道這個行業中有什麼玩家,大家玩得怎麼樣?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習和借鑑?

3. 瞭解公司所處的位置

你所在公司處於這個行業的什麼位置呢?是細分市場?是初創型公司?還是行業龍頭?瞭解公司所處的位置,才知道自己的位置。例如,你如果在一個微小型初創公司,想跳去行業龍頭公司,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所在的位置也決定了你的高度。瞭解差距,才能做出更切實可行的跳槽計劃。

崗位級別越高,這三個問題被問到的幾率越高,但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二、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模式

對於想創業的人來說,這個極為關鍵。你連最能夠參考和學習的經營模式都不瞭解,難道想自己創造模式嗎?知道那樣的失敗率有多高?

以一位親戚為例,他就是自己創業的,還算小有成就。但是創業之前,他已經在一家公司做到總經理級別,而且對於行業和公司的情況掌握得十分透徹,在積累了原始資本和充足的經驗後,他才決定創業,這樣的成功率才是最高的。

以前面的餐飲為例,如果你瞭解公司的每個環節,從產品、餐單、倉儲、物流、推廣、人員培訓等都瞭如指掌,那麼你複製一家店鋪的模式,但是有自己的差異化和經營策略,那麼你成功的幾率才會高,而不是開一家倒一家。

即便是職業經理人,瞭解公司的經營模式,也是高管的必要條件。

三、在原有的崗位上做出成績

混日子、敷衍工作的人,是很難出成績的,更不用說有案例、有業績升職加薪或者跳槽,撒謊的話,很容易在面試環節或者背調環節被人發現,我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此外,在原有的崗位上做出成績,這說明你已經有成功經驗,那麼即便是創業,轉移到新事業上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一直在試錯,那等於一直在失敗。

做到這三點,你才算是在一家公司裡有所收穫,而不是離職了都傻傻地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一問三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