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婚前,我們會想象婚後的生活。我幻想的,婚後應該跟婚前差不多,不過是多了一個家。有空的時候常回去看看,跟爸爸媽媽聊聊天。有他,有孩子,有父母。可是,結了婚的人告訴我,婚後的生活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它不單單是兩個人過日子,更是兩個家庭的較量。我結婚5年,孩子2歲,談點個人婚姻感受。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1、不要和任何一方的父母長期居住在一起。

那些與父母同住生活習慣不同、容易發生摩擦矛盾等問題都很顯然,我就不詳細敘述了,這裡主要講一下與父母同住對小家庭建設的不利影響。現代人的婚姻關係原不再是女方嫁入男方家生活、男方娶了一個媳婦到自家的模式了,婚姻應該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基於各種原因(包括情感、認同、匹配度、財富等等)組建的一個新的小家庭,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磨合、經營並逐步構建起自己的小家庭文化。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注意,家庭文化這個很重要,家庭文化的內涵包括但不限於家庭氛圍、家庭運作模式、家庭的處事方式、共通的價值理念、家庭生活習慣等等。根據我的經驗,和任何一方父母長期居住,都會不自覺的跟著他們原生家庭的習慣走,畢竟與一邊老人同住的模式,夫妻雙方總有一個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生活,他或許覺得自然而習慣,而另一方卻如同孤軍奮戰,很難以一己之力去抗爭一個家庭聯盟。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這樣的情形下,幾乎很難建立起小家庭文化,而且不與自己父母同住的那一方,也會感覺到強烈的不適感和受排斥感,長此以往,不利於夫妻感情。另外,夫妻兩個人的磨合都需要大量的包容和耐性,但這個磨合是有感情做基礎的,而且是家庭運作所必須的,但是與老人同住,需要磨合的人數更多,差異更大,關係也更復雜,所以,局

面,必然會更復雜更糟糕,不誇張的說,夫妻中的多少事,還是父母摻合出來的。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2、任何時候,關注點都要首先立足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僅僅盯著對方。

結婚初期,總希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經歷過這個階段後,材米油鹽經年累月激情退卻後,你會發現,結婚後,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夫妻雙方都有自己必須去獨自面對的人生課題。婚姻關係本身是一個變化的關係,對方可能變好可能變壞,婚姻關係可能更親密也可能更疏離,除了好好經營婚姻之外,也要不忘經營自己,只有把自己經營好,哪怕哪一天婚姻關係出現變數,也會有更多的底氣和選擇權,起碼可以說,輸了婚姻,但還好沒輸了自己。多少在婚姻中放棄自我成長的人,在遭遇婚姻變故的時候,覺得無助和茫然,就是這個道理。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3、生孩子應該比結婚更慎重。

生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逆的事情,婚結錯了,還可以通過離婚及時止損,但如果遇到感覺不對的人或者面臨一大堆問題的婚姻,一定不要抱希望於生個孩子緩和關係解決問題,這是最愚蠢最自私且最不奏效的方式。一旦孩子落地,你的婚姻關係將不再只是你們兩個人的事,他會真實的折射到孩子身上,並對孩子的一生構成影響。所以,我覺得婚後應該有個磨合期,觀測期,如果發現婚姻有原則性或難以調和的問題,一定要緩一緩。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4、錢很重要,家庭問題中80%都跟錢相關或者可以花錢去解決。

所以夫妻間要首先把錢的問題擺在桌面上說清楚,確立原則,不要羞於談錢。其次要努力掙錢,儘量儲備花錢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個結婚後才懂的道理


5、婚姻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初心,求同存異。

對另一方有意見有抱怨時,首先想想當初是基於什麼和對方結婚,那個選擇的理由,他現在身上還有嗎?然後問問自己,現在無法容忍的毛病,結婚前知道嗎?絕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結婚的這個人在婚前婚後依然是這個人,只是自己的心態變了,那得調試,不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嫌棄。另外,夫妻兩人必有差異,只是這個差異大小不同而已。求同存異是所有夫妻關係的相處準則,沒有例外,否則,無法維繫正常的夫妻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