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太子承乾被废后,皇太子的重任压在魏王泰和晋王治的肩上,而两位皇子中,太宗对李泰是青睐有加的,希望他能入主东宫。然而,他们的舅父长孙无忌却“固欲立晋王”,态度坚决的连太宗也无可奈何,正如李治被唐太宗勉强立为太子后对其所言:“汝舅许汝,宜拜谢。”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什么有回天之力,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这大概与贞观后期政治决策权转移到长孙无忌的手中密切相关。贞观后期,废立太子的党争激烈相持,使唐太宗受到现实政治斗争的严重刺激,变得十分注意防范大臣,特别是功臣的朋党之争。房玄龄因子参与李泰谋嫡之故,遭到太宗猜忌。其子房遗爱于驸马都尉,却反树党人与朝廷作对,太宗对房玄龄说:“欲公等成副子弟,使无愈过”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显然是对房遗爱参与李泰党羽活动表示了深刻的不满,间接地也是对房玄龄发泄了他的猜嫌之情。其实,贞观十一年,太宗曾对房玄龄说:“古来帝王,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然而,经过承乾、李泰党争之变后,太宗却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把责任归咎于臣下,其理由是有不少功臣子弟参与太子废立的党争活动。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尤其更涉及功臣,房玄龄难免身处嫌疑之地,唐太宗当然就不像往日那样对他信用不贰了。而对长孙无忌,太宗就另当别论了。长孙无忌本人及其子弟都没有介入或插手承乾与李泰的党争,又兼皇亲国戚的隆重身份,这两个优越条件正是唐太宗特别信任他的根源。正由于唐太宗的倾心信任,使得长孙无忌大权在握。当太宗询问他立李治,百官会有什么反应时?长孙无忌竟敢打保票。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太宗临终之际,顾谓李治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唐太宗非常重视“良佐”重臣而“长孙无忌之勋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贞可托也。”由此说来,这正是促使唐太宗立李治为嗣的根源。懦弱的李治被立为太子,并非出于太宗的一。厢情愿,可以说极大程度上是由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促成的。李治为人仁弱,太宗对此很不满意,当谈到李治自幼就过于宽厚的弱点时。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长孙无忌赶紧恭维说:“陛下神武,乃拔乱之才,太子仁恕,实守文之德:趣尚虽异,各当其分,此乃皇天所以祚大唐而福苍生者也。”话虽如此,太宗在思想上仍有反复,曾一度暗中向长孙无忌提出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李恪是太宗的第三子,年龄稍大于李泰,贞观十年徙封吴王。唐太宗之所以看中李恪,是因为李恪“有文武才”,“英果”类已。

在李治立嫡前后,长孙无忌为何能改变太宗的立嫡意志呢?

无疑又遭到长孙无忌的抵制“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唐太宗被长孙无忌的话吓住了,只得屈从,再也不提废立太子的事。可见,长孙无忌的巧言善变,无不左右着太宗的立嫡意志。当然,唐太宗素来强调君臣共治,他对股肱大臣的意见颇为尊重。为此,当长孙无忌等重臣极力主张立晋王治为太子时,这不能不对太宗思想产生巨大的冲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