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對當代語文教育的看法是什麼?

一隻不怕貓的苦力怕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與世界接軌的進程中,人們並沒有給予語文足夠的重視,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分給了英語。

當然,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所好轉。明顯的現象是:國學班、閱讀班、作文班、大語文班遍地開花。

這類和語文相關的培訓班的興起,也從側面反應了我國中小學生語文水平。

以上是大環境,具體到具體科目上:

語文:從我接觸的一些學生來看,生字、詞語的積累侷限於抄寫,近反義詞、多音字一般會在考試前集中複習,而詞語釋義幾乎沒有。

句子方面,能判斷常用的修辭方法,作文時特別愛用比喻句、排比句。(因為這兩種修辭在某些時候能起到增加字數的作用。)

段落方面,熟悉的段落和一些特定的段落能分層,能找到中心句,總結歸納出段意。

文章方面,閱讀速度慢,擅長做客觀題。

作文,句子以簡單句為主,用詞簡單(根本原因是詞義不明)。能做到完整敘事,但描寫能力不足,所以導致篇幅不長。

語文和其他學科的關聯

和數學

很多學生數學成績難以提高,除了基礎知識不牢靠外,很大原因是閱讀理解能力低下。

和英語

主要體現在一些從句上。

很多學生習慣了主謂賓這種簡單句,當句子裡出現定狀補成分時便有些摸不著頭腦,再加上對詞性模糊,很多學生會覺得從句特別難。

現如今,中國國力逐漸強盛,漢語地位也在提高,語文教育不能只是服務考試,而是要注重應用!


你與眾不同q


我就是一個語文教師。

從高中來說,當代語文教育幾乎就是為了高考的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幾乎讓位給了應試。所以一個孩子如果上高中之前沒學好語文,這三年他幾乎不會有大的進步。從小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非常重要。

而且當代語文教育不被重視,特別是理科生對語文是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

不過,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比會下降,而且以後會越來越重視,總分數很有可能提高。所以語文教育應該有更重要的地位。

建議家長從小著力培養孩子再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興趣和能力。至於聽和說,在後期的教育中是比較容易克服的。

閱讀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寫作是一種技能,需要長期的鍛鍊,讓孩子從小學開始學會寫日記非常重要,會給他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文學習非一日之功,所以必須從小抓起。





教育大觀


當看到這個題目,考慮要不要回答時,我內心還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因為我既不是語文教材的編委專家,也不是一線語文老師,沒有當下語文教育經驗,充其量只算當初的一個文科生,實在不敢高談闊論或班門弄斧,但結合這幾年兒子在香港讀書的陪讀經歷,又有感而發。

我兒子從一年級起,就開設現代中國語文、新小學數學、朗文英語、現代常識一共四門主科,相比而言,我對語文輔導最拿手,雖說他們都是繁體字,但教材是漢語拼音版,研讀起來毫無障礙,幾年下來也深有體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現在我就談談對香港語文教育的“見解”(真的只是看見)。

第一:語文教材開本形式及目錄規劃

他們採用的語文從小一至小六,共24冊,每年級4冊,上下學期各2冊,課本都是大16開(A4規格),內頁應該是80g環保啞光紙全綵印刷,圖文並茂,非常精美,好像幼兒期的大繪本。並配有同樣大小的雙色印刷作業(其他三科也是一樣)。每一冊4個單元,每個單元相對集中一個主題,又分有2課,從課本上感覺就很輕鬆活潑,好像沒什麼壓力。

比如小五上-第一冊單元四的內容就是“歷史人物故事”,重點學習語文知識點“劇本的特點”,設置第七課、第八課,以“廉頗和藺相如”、“包拯審石頭”展開閱讀、聆聽、寫說等活動,不同範疇互相呼應,讓學生逐步鞏固和運用所學,並有自主閱讀、延伸單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語文教材編寫理念

我看他們的課本編寫結合語文學習的方向,兼顧趣味性、實用性、語文素養和學習成效四方面,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語文學習材料。

1. 趣 味 性: 課本按照學生的程度、興趣、認知發展和生活經驗編寫課文和設計學習活動,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

2 .實 用 性: 課本透過適當的學習活動,有系統地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並讓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出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語文素養: 課本的設計著重對學生在中華文化、文學、品德情意、思維和自學,以及價值教育各方面的培養,以增進學生的語文素養。

4. 學習成效:課本配合學習重點,設有相應的評估活動及練習,能有效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成效。

第三:語文教材特色

1. 學習重點架構完整,循序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

課本根據螺旋深化的原則制訂「學習重點框架」,確保小一至小六學習重點的編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縱向發展。而各級每個常規單元根據單元主題設有三篇課文,並按照「學習重點框架」的學習重點設計讀、寫、聽、說及視訊等範疇的學習活動,符合橫向連繫的要求,讓學生循序地從認識、鞏固,最終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和能力。

2. 學習材料多元化,題材及內容兼顧趣味性及實用性,文字優美規範。

課文內容選自本港、內地和臺灣著名作家的作品,兼及古詩、古文,以及外國的翻譯名著,有詩歌、故事、童話、寓言、散文、小說、劇本等。體裁方面,包括敍述、 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和實用文。此外,題材廣泛,除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涵蓋文學、文化、歷史、科普、藝術等領域。內容豐富,文字優美規範,美文和論說文兼備,有助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3. 加強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本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各級單元設有「預習活動」、「自主閱讀」、「自學角」、「我學會了」、「『我的詞庫』一覽表」、「『我學會的句子』一覽表」等活動或項目,以培養學生相關的自學能力。

4. 重視閱讀策略的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

每一課設有「想一想,再討論」的學習活動,透過複述、解釋、重整、伸展、評鑑和創意等不同層次的問題,以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和明辨性思維能力。此外,在各級單元中,因應相關的學習重點,設有相應的「閱讀策略」學習活動或提示,讓學生掌握各種閱讀方法,例如速讀法、精讀法、引領思維閱讀法等。

5. 寫作設計周全,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本按照寫作教學的「先輸入,後輸出」理論,大部分常規單元採用以讀帶寫、以說帶寫等方式,讓學生在寫作前透過閱讀及說話活動,掌握具體的寫作方法及在有足夠提示下寫作,以便能寫出有創意、結構完整和文句通順的文章。

6. 照顧學習多樣性,發展學生潛能。

課本各學習範疇的學習活動設計如「想一想,再討論」、「閱讀活動」、「說寫活動」等,或設有不同程度的題目,或透過適切的教學設計,以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

7. 設有延伸單元,教師易於調適課程 。

為協助教師透過調適課程以解決教學時間緊迫的問題,各級的常規單元已涵蓋該學年的相關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而延伸單元為學生提供額外的語文學習素材,以照顧能力較佳的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可因應學生的能力, 酌情選教延伸單元。

8. 全面的評估設計,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課本在每個單元中,設有相關的評估活動,讓教師透過練習、工作紙、作業等以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而在每個單元的最後部分,設有「我學會了」欄目,讓學生通過自評,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度。

總體上來看,他們的語文教育通過情景相生的文學學習設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系統的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並結合生活化的品德情意學習活動,有效促進價值觀教育,深入落實自主學習理念,培養學生自學態度和能力。

我們【新資優教育】專注研究並引進「資優教育」體系,「資優語文素養」也是我們研究的一個主題,希望能與國內更多的同行交流學習,一起把我們大中華傳統文化課程發揚光大。如有任何意見建議請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