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二手健身卡轉讓違規,是疫情下迫切的獲客需求。

作者/晟傑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賣二手健身卡是個趨勢,二手交易平臺是主要渠道。

在國內二手交易APP「閒魚」,能發現多名賣家轉讓威爾仕、一兆韋德健身卡。這種二手健身卡多為年卡,相同時效卡種的轉讓價格,可能僅為健身房辦新卡的一半。

看似節約成本的轉讓交易,已經成為健身房銷售的線上獲客新策略,疫情甚至加劇了這一狀況。

具體的轉讓流程發生在線下,由健身房銷售代辦轉讓業務。但通常會發生各類原因導致健身卡過戶轉讓失敗,買家此前向銷售支付的轉讓錢款無法追回,如要順利開通健身卡,必須支付額外金額。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梳理一下二手健身卡交易的本質,發現這已經成為一種以「二手卡」名義的健身房辦卡新方式。但更為關鍵的是,健身房官方不鼓勵的這種行為,閒魚賣家們的背後,是業績壓力巨大的健身房銷售們。

這有些像早些時候被曝光的「健康貓」,私教主動貢獻的課時,為的是獲得業績完成後的提成。但不同的是,健康貓的龐氏騙局傷害的私教本身,

而閒魚帶欺騙性質的「二手卡轉賣」,傷害的是健身房的品牌。

有很多媒體,正在曝光這一現象。

據上觀新聞7月6日報道,近日,有上海市民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購入一張二手健身卡。但是到健身房核對信息後,他被告知他辦理的這張卡是馬拉松聯名卡,需每個月的1-3日到上海金山跑馬拉松,期間不能斷籤。

健身房方面告訴該消費者,如果想把馬拉松聯名卡轉為普通健身卡,需額外充值13000元。

雖然沒人在意,但類似現象並不鮮見。社交媒體中相關事件的主人公,無不在購置二手健身卡後,遭遇無法開卡的問題。

二手健身卡問題的發生, 是健身銷售重壓下,會籍銷售的無奈之舉。但究其根本,是傳統健身房獲客難度的快速攀升,疫情加劇了這一現象。

反覆的疫情,降低了用戶辦長期卡的需求。而現金流的壓力,讓健身房會籍的傳統獲客方式捉襟見肘,二手平臺的轉讓策略,可能比傳統地推更具效益,甚至在個人消費能力有所下降的當下,

低價健身卡或許是吸引會員到店的更好方法。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健身卡

湧入二手交易平臺

藉助二手交易平臺,看起來能低價購入健身俱樂部會員卡。

比如在「閒魚」、「轉轉」這兩家交易平臺內,就能發現個人賣家出售二手健身卡。其中有1600元31個月的威爾士全國通鑽石卡,也有1300元24個月的一兆韋德全國通卡。

相比在兩家健身房內按常規流程購卡,二手轉讓價格很低。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和「轉轉」的二手健身卡轉讓

賣家的轉卡原因,通常為因搬家、換工作等個人原因出售轉讓健身卡。而賣家的個人信息更多僅限於性別年齡,以及註冊二手交易平臺的年限。

至於買家的購買流程,其實大同小異。幾乎都是線上確認,線下交易。

“在威爾仕辦卡一年要4000多,就想去閒魚收一張。和賣家確認後,就約定在門店內交易。”居住在上海的體育行業工作者K告訴GymSquare,由於轉卡需要拍照、過戶、支付轉讓手續費等流程,因此須在線下交易。

但恰恰在已約定的交易點,賣家卻臨時推脫不現身。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我距離上海浦東富薈廣場的威爾仕更近,但賣家卻讓我前往15公里以外的楊浦門店辦理,並且指定一名健身房銷售代辦轉讓業務。”在辦卡流程中,K察覺到了異樣。

同樣,在上觀新聞的新聞報道中,遇「轉卡騙局」的上海市民,就曾被告知需要前往指定健身會所辦理轉讓手續。賣家稱自己臨時有事無法前往,並將轉卡的相關事宜全部交由店裡的一名銷售人員辦理。

“當時就有所懷疑,便在知乎上搜索,沒想到被稱作騙局。”在K與GymSquare的採訪中提到,賣家其實早已將預轉讓的二手健身卡下架,此舉在他看來,能徹底規避「閒魚」的消費者擔保程序。

但相比及時規避風險的K,有更多人已深陷這場問題交易。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二手健身卡轉讓,

存在違規交易

二手健身卡交易存在違規,不是小眾事件,也直指健身房的管理漏洞。

僅在社交媒體的「健身卡轉卡騙局」相關話題中能發現,二手健身卡買家僅在到店付款後,才被告知該卡為公司卡、業主卡、閒時卡等一系列不可使用的原因。

其中,本應在二手交易平臺發生的轉讓流程,直接由健身房銷售代為辦理。至於當買家得知付款後,二手健身卡無法開卡時,難以執行退款。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來源:知乎用戶@魚老闆


知乎用戶@Lincoln在其專題文章中指出,當遭遇騙局提出退款後,健身房代辦轉卡業務銷售,就以「錢到對方賬戶無法追回」為由拒絕,但此前支付的轉卡費正是由其取走。

換句話說,健身房銷售在未告知轉卡無效下,提前收取轉卡費用,已損害消費者權益。

事實上,在7月6日上觀新聞報道中,健身房承認銷售人員違規,而健身房運營經理在後續採訪中表示,「轉讓手續無法辦理,但未事先告知」系銷售員個人行為,公司會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懲戒,如罰款、開除等。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伴隨消費者二手健身卡開卡難,也有提出「額外充值轉正」的建議。比如額外補差價轉正並升級卡種、充值續健身卡時效轉正等。

除了轉卡流程難以得到保障,二手健身卡的轉讓費用尚未得到規範。

比如在2019年江蘇、長沙等地陸續有媒體報道,健身卡轉讓手續費額度無統一規範,手續費佔比隨意調整。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據《泰州晚報》此前消息,有部分健身房會員在辦卡時未被告知轉讓需收費,也為提供相關協議書,直到交涉後才看到當時的協議原本。

除此以外,大部分健身房轉卡費額度未統一規範,既有統一標註額度無關辦卡費用,也有健身房會採用百分制,按照當時辦卡的費用來計算,收取辦卡費用的15%到30%。


違規背後,

是疫情下迫切的獲客需求

健身卡二手交易違規背後,固然有健身房銷售壓力因素,尤其是經歷疫情過後,更多健身房需要強現金流支撐。

因此,通過二手平臺的低價卡策略吸引客源,成為一部分健身房銷售的售卡策略,甚至是比傳統地推更具轉化效果。

“二手健身卡的賣家,有一部分是健身房銷售,通過製造低價格,吸引會員到店並創造售卡機會。”有上海健身房從業者向GymSquare透露。同樣也有連鎖俱樂部從業者表示,“這種現象多為銷售的個人行為,公司管理層不會支持。”

事實上,也能看到以「閒魚」為代表的平臺,直接有以健身房銷售身份,發佈一系列低價卡,進一步提升獲客渠道。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真實的二手健身卡交易,並無不妥。但對於大多數銷售成為二手健身卡賣家時,規範流程難度不小。

至少對於健身房管理層來說,應規避健身房銷售充當二手健身卡賣家,製造虛假銷售現象。而相關的平臺可能更應對消費卡,等非實體物件銷售作出規範。

因為更長遠的來看,違規之下將損失更重要的行業口碑。

事實上,僅從二手健身卡轉讓來說,已有用戶為之警惕,並對俱樂部產生不信任感。比如知乎用戶@魚老闆,就曾在去年發佈「健身卡轉卡騙局及防騙tips」。

行業的聲譽亟待恢復,二手健身卡的違規交易,是對行業口碑的進一步損傷。健身房層面的警惕,和平臺規範的交易流程,是當下必要的措施。■ GYMSQUARE


-END-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