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跌8成!神龍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車最後的潰敗?

五年跌8成!神龍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車最後的潰敗?

沒有令人信服的有效戰略,不斷更換管理層替罪,是股東缺乏思路或者不盡職的表現。此時的PSA處於一個新生的關鍵期,神龍汽車能否走出困境,關鍵在於能否抓住PSA在經過此輪整合後的下一輪機會,無論從爭取資源還是解決歷史問題的角度,繼任者陳彬都需要多去見見唐唯實。

而眼下,神龍汽車需要做的是:好好盤一盤中國市場上的法系車擁躉,瞭解清楚他們的需求,拿出切實的能夠落地的政策,不求規模,做強自己的特點。同時,銷量只有10萬多點,是否還有必要去撐起兩個品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該重新思考雙品牌戰略?

五年跌8成,高管換3任

隨著DS和雷諾紛紛退出中國燃油車市場,法系車在國內尚存的僅有神龍汽車,然而,神龍汽車最近一紙調令,再度暴露了,這家成立了28年的車企,同樣處於風雨飄渺中。

9月2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宣佈,經公司黨委研究決定,2020年9月,陳彬任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黨委書記。

作為東風公司派遣到神龍公司的中方負責人,陳彬接任了上任神龍執行副總經理20個月的李軍,使得神龍公司迎來了五年不到時間內的第三任高管

陳彬的上一任是李軍,任剛滿20個月的李軍“被下課”,成為神龍汽車歷史上高管任期最短的一屆中方一把手。而在此之前,是蘇維彬,於2016年6月,接任任期到期的神龍公司原總經理邱現東。

從時間上可以看出,從2016年到6月到2020年8月,4年零2個月的時間內,神龍公司已經換了三任高管。

而根據之前的經驗,都是中外方高管一起換。有消息稱,陳彬接任李軍的同時,外方高管同樣會替換,這是慣例。

頻繁換人當然是與業績有關。這些年來,神龍一直沒走出業績下降的怪圈。

2015年神龍銷量達到歷史性的70.48萬輛後,2016至2019年間品牌銷量出現連續4年銷量腰斬,從2015年的70.48萬輛,跌到2019年的11.36萬輛,銷量僅為最高峰時的15%,足足跌了8成多。

在東風集團股份公佈的2019年報和2020年中報內,皆提及受神龍汽車影響集團乘用車銷售收入有所下降。

銷量跌幅慘烈也導致神龍汽車開始人事“大換血”,2018年12月14日,神龍汽車管理層遭清洗,蘇維彬等七名高管集體下課,來自東風南方的李軍接任神龍公司總經理。與此同時,神龍汽車中方所有中層崗位都進行了一輪調整。

而此次上任才20個月的李軍“被下課”也是因為業績,人事調整已經成了神龍汽車的常態。

業績遲遲沒有進展,神龍汽車的高層就成為“頂罪品”,上一屆的蘇維彬亦是是如此,每一次大調整幾乎都展示了神龍推倒重來的決心,只是在此亂局之下,神龍公司靠換人能起作用嗎?

頻繁換人副作用大於作用

在汽車行業,頻繁換高管的企業鮮有成功的,只看到越換越亂。之前DS也是頻繁換人。頻繁換人帶來的第一問題就是戰略被打亂。“業績不佳就調整人事。後來的是否就有能力救市?值得注意的是,因為人事變動頻繁,使得企業的戰略也無法延續,前期的投入也就無功而返。”業內人士分析。

一年前的,上任神龍執行副總經理8個月的李軍,意氣風發發佈神龍汽車的“元”計劃,通過培元、固元、拓元三個階段的努力,2019年將盈虧平衡點降至18萬輛以下,2020年-2021年銷量提升至25萬輛水平,2022-2025年銷量將穩定在40萬輛水平。

五年跌8成!神龍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車最後的潰敗?

一年以後,“計劃趕不上變化”李軍被調離。在神龍汽車的“元”復興計劃中,神龍汽車將利用2019-2025年共六年時間,實現穩定盈利、年銷量達40萬輛的“復興目標”。其中第一個階段:培元階段(2019年),重點解決“活下來”。通過節流等措施,將盈虧平衡點下降至18萬輛以下,爭取實現現金流為正。

顯然,李軍被下課,是第一階段的任務就沒有完成。那麼,李軍完不成的,換個人就能完成了?而李軍的離開必然也將引起一輪新的人事變動,之前的戰略還能延續嗎?

從接任者陳彬的簡歷上看,陳彬2016年6月調任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有限”)黨委書記,2018年8月擔任東風有限總經理。雖然東風有限年銷量連續四年跑贏市場大盤,盈利能力也保持穩定。但是,東風有限是商用車公司,在商用車上,東風本來就有優勢,商用車和乘用車,完全兩個概念。

當然,從一定程度上看說,陳彬可以從東風汽車獲得更多的資源,但,顯然神龍汽車並非靠東風輸入資源就能解決的。

頻繁換人帶來的另一大問題是企業高管越來越短視。李軍在神龍只有20個月的時間,20個月能理順就不錯了,神龍汽車並非是喊喊口號就能改變的。而總部對於高層的“做不好就下課”的短視政策,同時促使企業的高管,只重視短期利益。試問一家為了業績拼命向經銷商壓貨,為了業績,將營銷的費用拿來拼命補貼終端的企業,不是無異於飲鴆止渴嗎?

神龍失守誰之過?

沒有令人信服的有效策略,不斷更換管理層替罪,是股東缺乏思路或者不盡職的表現。實際上,神龍汽車的問題不僅僅是標緻和雪鐵龍兩個品牌的問題,同時也是法系車存在的集體困惑。

屈指可數的法系車,總共只有標緻、DS、雷諾、雪鐵龍四個品牌。如今DS已經失意而退,雖然打著新能源的名義“換個馬甲”又回來了,但是,要得到市場的認同,我認為很難。雷諾的燃油車也退出了中國,雖然雷諾還想在新能源市場有所作為,但現在也很渺茫。剩下就是神龍公司旗下的標緻、雪鐵龍兩個品牌。

2019年,神龍公司標緻雪鐵龍兩大品牌合計銷售11.36萬輛。這個數字什麼概念?同樣作為合資公司,2019年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銷量分別為超過140萬輛和超過200萬輛。一般市場上銷量好點的車型,一款車型的年銷量是10萬輛。而神龍公司標緻雪鐵龍兩大品牌旗下一共18款車型,再加上愛麗舍,19款,也就是說,每個車型的月銷量平均500多輛。連新成立的蔚來汽車一款車的月銷量都可以達到2000輛。

汽車需要規模效應,單車銷量低,意味著成本高,企業要麼虧損要麼定高價,價格脫離市場價或者企業持續虧損,都會使得企業進入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

可以看到,在銷量下滑下,神龍汽車也一直在節流。2019年神龍汽車開啟降本計劃,關閉武漢一工廠,出售武漢二工廠,留下武漢三工廠和成都工廠繼續生產運營,並計劃在2020年將員工人數降至4000人(2019年由8000人降至5500人)。

與此同時,在渠道上,開始開闢雙品牌協同店以節約成本。2019年計劃啟動建設60家到80家的雙品牌協同網點。

好品牌不是靠廣告打起來的!

是什麼導致神龍汽車乃止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失守”,備受詬病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產品戰略,產品戰略定位有問題,沒有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定位模糊,不知道消費者在哪裡,高不成低不就,乏善可陳,中國市場本土化研發弱,全球引進產品緩慢,SUV遲遲不引進,落後於競爭對手。

第二是品牌戰略,法系車的字典裡似乎沒有品牌兩個字,認為做廣告就是做品牌,所以,中外方之間為了廣告爭奪資源不休。但實際上,品牌依託的是客戶價值,如果不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打廣告是沒有用的。

在品牌上,法國車給人的印象是模糊的。雪鐵龍和標緻都有很深的歷史積澱,但PSA未能向中國消費者很好地傳播、溝通這兩個品牌的內涵。

第三就是傲嬌的法方和中方之間的理念不合導致的效率低下,出發點不是從合資公司利益最大化去考慮,而是考慮股東雙方各自的利益,加上法國的產品規劃部門也不對中國市場負責,所以從源頭上就亂了陣腳。

第四,神龍汽車的雙品牌戰略。同平臺的競爭產品,還要分成兩個品牌,在品牌力本身就很弱的時候,還要分散兩塊資源去打品牌,結果,品牌沒有足夠資源支撐,兩個品牌誰都沒打響。

“如果神龍汽車能把雪鐵龍的名聲做起來,我會很開心的!畢竟,我再開車出去,不會有人不認識我的天逸,不會有人說它是國產車了。”有車主在論壇上感概,確實,隨著銷量越來越小,在中國市場上的聲浪也越來越小,PSA現在在品牌上,不是定位和名譽度的第二層次問題,不是標緻和雪鐵龍差異化定位的問題,最基本的知名度問題,都沒有解決。

神龍新生需要先減後加

陳彬接任神龍汽車,我個人認為此時是個好機會。但是,陳彬除了有能力外,還需要有魄力。此時的PSA處於一個新生的關鍵期,而神龍能否在這一輪轉換中抓住機會呢?

首先,中國消費者中還是有喜歡法系車的消費群存在。無論從消費者多樣性還是從之前鼎盛期打下的江山,法系消費者仍有。但法系車的消費者同時也在升級,如果沒有適合他們的產品,時間久了,法系也就被遺忘了。

第二,善於抓住PSA全球總部的變化,爭取資源,為神龍注入動力。

在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Carlos Tavares)的帶領下,PSA繼續在走擴大規模,平臺整合之路,這與通用福特為代表的新四化轉型,與豐田為代表的平臺化之路,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從全球範圍來看是異曲同工的。

去年10月,PSA(標緻雪鐵龍)和FCA(菲亞特克萊斯勒)共同宣佈雙方將合併。由此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870萬輛)。

2019年,雖然PSA在中國市場大挫,但全球業務2019年全球淨利潤增長8.8%。這得益於強大的產品組合及成本進一步削減。2019年PSA通過收購歐寶/沃克斯豪爾品牌削減了採購成本,是PSA利潤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預測,在PSA(標緻雪鐵龍)和FCA(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併完成後,唐唯實接下來要做的兩件事:第一,合併以後繼續整合平臺,通過同平臺降本增效;第二,推動整合進來的新的產品到全球,從公開信息看,2019年,隨著歐寶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和口碑逐步轉好,PSA已經正式啟動歐寶的“PACE計劃”,重點是“Opel will go global, finally”(歐寶最終將走向全球)。歐寶旗下小型車Corsa作為2019年歐寶全球最暢銷車型,有一定競爭力。

對神龍來說,外方總部業務的變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什麼?

一,中國業務整合,包括平臺生產線的整合,唐唯實不會放任中國業務繼續虧損下去。

目前下一代Jeep自由俠將採用標緻2008造車平臺,從這點上看,對神龍公司是有優勢的,按照同平臺生產的原則,神龍公司未來不排除代工吉普,但是,這一定也是建立在談判爭取和博得外方信任的基礎上的。

第二,歐寶如何引進中國,神龍在歐寶的引進中,又能獲得哪些資源?如果獲得外方的信任,將戰略型產品放到神龍汽車而不是廣汽菲亞特。

這都需要一個能夠有謀有略的中方負責人,去爭取和談判。所以,陳彬不僅要實幹,還要有遠見、魄力和智慧。

魄力在於,標緻和雪鐵龍,兩個品牌連知名度都沒有,何談差異性?十萬輛的規模,又有什麼必要打造雙品牌?如果無法顧及到兩個品牌,不如集中火力做好一個。將標緻的產品做全,雪鐵龍專注進口車。渠道合併,降低成本。


五年跌8成!神龍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車最後的潰敗?

智慧在於,將中外雙方由相互推責轉到相互擔責,齊心協力為合資公司利益最大化努力,說服法方按照中國市場特徵引入產品,匹配與品牌相對應的產品,把該做減法的做減法,營銷也要本地化,從消費者的喜好出發去引進和升級產品,迎合消費者心理重塑品牌。

投稿/約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