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大肆購買自家基金透露什麼信號?我們要跟嗎?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購買基金的規模接近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基金公司大肆購買自家基金透露什麼信號?那些被基金公司重倉的基金後來表現如何?

據Wind數據,截至4月17日,今年共有50家機構(包括基金公司和開展公募業務的資管機構,下同)發生過自購行為,累計自購次數為87次(即自購了87只基金產品,不同份額分開計),比去年同期34家機構的54次自購增加了33次。

規模方面,基金自購(指基金公司購買自家基金)達12.85億元,同比增長108.9%;涉及基金87只。其中,包括權益類基金5.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8.1%。自購規模最大的10家機構如下:

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購買的基金靠譜嗎?怎麼跟?

從今年自購基金品類來看,不僅涵蓋了科技主題、消費主題、養老主題、醫藥主題等產品,還出現了震盪市中關注度較高的量化對沖策略等創新產品。

具體來看,債基東興鑫遠三年定開獲得3.1億元自購,工銀養老2045三年的自購規模達到了5065.74萬元,位列單隻基金自購規模第二位,緊跟其後的匯添富消費升級、匯添富價值精選A、匯添富移動互聯、匯添富創新醫藥,自購規模也均在3000萬元以上。

機構認可市場底部

某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購的資金一般源於基金公司的自有資金,如公司資本金、固有資金、高管基金經理和員工的資金認購。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基金管理公司使用上述資金認購基金,其金額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有期不少於三年。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基金自購一般是出於兩方面目的,一是將基金公司利益、員工利益、基金持有人利益進行綁定,以增強持有人信心;二是通過基金自購,基金公司自身也能分享到基金投資收益。自購行為釋放出了一種積極的市場信號,是對市場底部區域的一種認可。

楊德龍還指出,基金自購會考慮該基金未來的市場表現,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基金公司自購規模較大的基金,未來可能會有較好的市場表現。

關注基金公司大額認購的基金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自購區間內,上述87只自購基金截至4月17日有66只獲得了正收益,最高的是匯添富創新醫藥(16.31%),其次是匯添富消費行業(13.22%)、匯添富消費升級(12.16%)。

在今年自購規模最大的10只基金,自購以來至4月17日有9只獲得正收益,僅有工銀養老2045三年小幅下跌0.7%。

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購買的基金靠譜嗎?怎麼跟?

不難理解,一旦基金公司大額自購某隻基金,這隻基金便會成為基金公司重點培育對象,此時基金公司和廣大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最後,還需要提醒投資者,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自購的87基金有80只是基金成立時認購的,主要是發起式基金。這類基金也佔據了基金自購的大部分,從歷史業績看,基金後期業績表現與基金公司是否實施自購相關不明顯,而與市況、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更為相關。

不過,基金公司大額自購的基金後期表現還算不錯。近五年合計有559次機構自購偏股基金,統計三年之前實施自購規模最大的10只基金,平均取得12.9%的回報。

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購買的基金靠譜嗎?怎麼跟?

本文源自金融界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