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軍交戰之際,杜甫寫《石壕吏》,立場有錯嗎?

沙鷗說一說


杜甫寫《三吏》《三別》都是對事實的描述,是痛恨戰爭、痛恨“安史之亂”。當大唐平定內亂後,杜甫還寫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其愛國之心表露無疑。而日記就是抹黑、追責、憤怒、仇恨,是國家不行、社會不行、群眾也不行,疫情不幫忙還拖後腿,武漢解除封控,它也沒高興;美國全面淪陷,諾貝爾獎泡湯了,正心酸著呢。

對了,杜甫還有一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估計方X應該是《別墅被美元撐破歌》。

賣國文人,終將被我們一個字一個字釘在恥辱柱上!


漢來漢往


在兩軍交戰之際,杜甫寫《石壕吏》,立場有錯嗎?

不藏不掖,這個問題之所以可以上熱門,其實是暗地裡和《方方日記》在做對比!我這樣說有人反對嗎?

我這裡大膽說出來,此問題隱含的問題其實是:

武漢女作家前湖北作協主席方方在武漢城病毒猖獗之際,在武漢人“水深火熱”之際,寫出《方方日記》立場有錯嗎?

我這樣聯想,合理吧?

回答如下:

杜甫的立場沒有錯,方方的立場錯了。

葭明通是在這裡雙標嗎?

不是。

  1. “安史之亂”是人禍,

  2. “冠狀病毒”是天災,

安祿山造反應該批評,大唐胡亂徵兵搞出《石壕吏》當然也應該批評。

和冠狀病毒打仗的醫護人員們不應該批評吧!那些街頭巷尾的志願者,警察,軍人不應該被任何一個人批評吧?

至於政府的表現,政府在這次“冠狀病毒”事件前的表現有目共睹吧!

隨著事件的推移,中國政府大概率可能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唯一一個。

《方方日記》批評了很多人,也批評了政府。

她的立場有錯誤!

當然了,不是大錯誤,這個也要承認。

就是個急性子糊塗人。

我相信,如果現在讓她決定,他一定會改變主意的,全世界疫情擺在這裡嘛!

她把自己的立場表露的太早了。

再補充一點,杜甫可不是住在大別墅被人保護著寫出的《石壕吏》,杜甫是親眼所見,就在一線。


葭明通半瓶歷史


混淆概念是你們的拿手好戲嗎?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杜甫不只寫“國破山河在”,也寫“勿為新婚念,努力戎事行”!杜甫一生窮困,兒子都被餓死。即使如此,一句“國破山河在”,看到了杜甫的家國情懷,看到了杜甫內心的光明與希望。杜甫的偉大在於其作品來源於“夜宿石壕村”“獨與老翁別”的切身體會,全面反應了唐代社會現實。既有酷吏,也有“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既有新婦的怨懟,也有對出征夫君的勉勵。我們在其作品中看到了唐代底層民眾的大義與堅強,看到了盛唐的民意基石。當然,不同心境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滿心黑暗的人,覺得所有人都欠他的人,看到的盡是酷吏和怨婦,看到的是老人孩子還要服役,看到的是新婚丈夫還要出征;心存光明的人,滿懷家國情懷,看到的是一個即使力衰也要給戰士去做飯的老婆婆,一個新婚出征保家衛國的戰士。不要用你們那種狹隘的自私心理去解讀,大災大難面前,你可以躲在別墅里弄些蠅營狗苟的文字,三個兒子全在為國征戰的老嫗卻在想著“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一個僅僅看出問題的人並不偉大,看出問題卻看不到積極因素,又全然看不到出路,眼中盡是黑暗的人,更對社會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