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如果你是一位八零後或是九零後,那麼你極可能是父母唯一的寶貝,因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面對爆炸式的人口生育高峰,國家不得不採取人口計劃生育政策。

其實最早提出計劃生育理論的,是有著我國“計生教父”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和人口學家馬寅初。1957年,在社會生產率並不高,人口爆炸式增長的大環境下,75歲的馬寅初提出少生優生的計劃生育理論,並寫出了在今天看來都非常符合人類發展的《新人口論》。

馬寅初的新人口論發表後,引起很大爭議,他也因一生娶有一妻一妾,生育有七個子女遭到不少人的指點,那麼多子女的馬寅初,為何會提出控制人口的計生理論呢?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馬寅初)

一、少年學霸成就非凡

1882年,也就是光緒八年農曆五月初九午時,馬寅初出生於“文人之城”紹興,按古人說法,乃是馬年馬月馬日馬時生人,再加上他姓馬,算命先生稱他“五馬齊全,必定非凡”。

馬寅初排行老五,上有四個兄長,下有兩個妹妹,全家人靠脾氣暴躁又固執的父親,開著一間小酒館生活,小時候的馬寅初聰明好學,但父親在他念了三年私塾後,就讓他回家接手賬務,以便將來繼承酒館。

但同樣固執的馬寅初堅決不從,於是招致封建家庭家長式的懲罰,馬寅初一怒之下,竟以跳江的方式表示反抗 ,幸虧被人救起,否則幾十年後,中國將缺少一位鐵骨錚錚的經濟學大咖。

馬寅初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父親的好友,一位來到紹興收蠶絲的上海商人張江聲,他將馬寅初收為義子,將其帶到上海英華學院讀書,併為和父親決裂沒有經費來源的馬寅初提供學費和生活資助。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馬寅初中學)

此後馬寅初開啟學霸模式,在天津北洋大學畢業後,被保送公費留學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後又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論紐約市財政》還被選錄入新生教材,哥倫比亞大學曾留其在校任教,但有著愛國情懷的馬寅初選擇了回國。

二、愛國情懷錚錚鐵骨

1915年,33歲的馬寅初回到祖國,到北洋政府財政部任職,由於不滿於當時腐化紊亂的政府體系,轉而競聘進入北大擔任教務長。

1928年,馬寅初出任政府立法委員等職,並先後在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浙江大學任教。由於他性格耿直,多次對當時四大家族搞外匯投機,發國難財公開斥責,導致在1940年被秘密關入監獄達兩年之久。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馬寅初經濟學院活動剪影)

新中國成立後,才華橫溢的馬寅初以一個經濟學者的專長,不斷向國家進言獻策,在出任浙江大學校長的同時,還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及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52年5月,74歲的馬寅初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

1953年,我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每年要增加人口1300萬左右,增殖率為2%,這個數據引起馬寅初的懷疑,他經過兩年多的調查後得出結論:當時中國的人口每年增長率2.2%以上,部分地區達到3%,如果按這個人口增長速度,50年後,中國將有26億人口,由於人多地少,可能吃飯都會成問題。

1955年7月,馬寅初在一次全國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控制人口的問題,但當時我國還屬於農業生產為主, “人多力量大”成為主流思想,所以他的提議並沒有得到支持。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馬寅初人口基金會活動剪影)

但一貫較真的馬寅初並沒有放棄,1957年2月,在最高國務會議上,馬寅初再次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張,得到與會代表的肯定,之後他發表了《新人口論》,從十個方面論述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馬寅初認為,實現少生優生,要從根本問題入手,首先是提高結婚年齡,其次是一對夫妻只要兩個孩子,多生處罰,少生獎勵。他的這些觀點,為我國後來的計生政策制訂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我國的人口控制做出了很大貢獻,他也因此成為“中國人口學第一人”。

三、計生理論意義深遠

馬寅初婚育的青壯年階段,正處於封建晚清時期,1901年,他和父母包辦的婚姻對象張團妹喜結連理,兩人相處融洽,共生下一子三女,但長子出生不久即夭折。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紀念馬寅初誕辰活動剪影)

那時的社會還流行著一夫多妻制和男丁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在妻子提議下,1917年,留洋歸來的馬寅初也未能免俗,將女兒的同學王仲貞另娶為妾,兩人婚後生下二男二女,而張團妹和王仲佔貞也親如姐妹關係融洽。他的納妾行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很常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馬寅初提出計生理論後,不少人無視不同的時代背景,對他的封建婚姻和多子女提出質疑,卻忽略了馬老婚育時期的晚清,連年戰爭人口銳減的歷史現實。

1957年馬寅初正式提出計生理論時,他已經75歲,當時新中國成立,大亂初定,人口卻已有六億多人,生育率高達2.2%甚至3%,彼時沒有雜交稻,沒有農業機械,生產力低下,糧食供應非常緊張,基本的生活資料都需要憑票供給,如果任由人口增長,結果可想而知。

計生教父馬寅初:娶女兒同學為妾,一生育有七個子女

(馬寅初故居紀念館)

事實證明,馬寅初當時的新人口理論,雖不能說完全正確,但卻是非常富有遠見的,如果當時能採納他的觀點,每家生二個以內的孩子,將中國人口保持在8-9億,也不至於後來搞一刀切的一胎化政策,現在的人口結構會健康得多,人口紅利也會長得多。

至於他生了多少孩子,正如前面所說,他的計生主張來自於五十年代的調查研究,並非他與生俱來的信念,他提出人口控制論時,最小的兒子馬本初都已經過了三十歲。

所以評價一個人觀點正確與否,應該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實際情況,公正客觀分析,而不是和他的私生活扯在一起,否則未免會有失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