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故事:暖太婆是個“乖小孩”

暖太婆是個“乖小孩”

  ——102歲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故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雯潔 通訊員 吳瑞華 周綺書

  4月17日,武漢市武昌區康復驛站,管床醫生劉雅琪陪著102歲的熊婆婆聊著天,一隻手裡拿著老人塞給她的小麵包,另一隻手被熊婆婆緊緊握著。目前,老人所在的養老院暫時不開放,家裡的照顧還跟不上,14天的集中隔離觀察期雖已結束,但熊婆婆很開心還能在這裡再住上一段時間。

 愛哭愛鬧的“老小孩”

  2月下旬,熊婆婆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2月27日,老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被送到武昌醫院呼吸內科治療。經過全面檢查,老人屬於病情相對穩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剛入院時,她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哭泣,不與人交流,拒絕進食,多次將氧氣管及輸液管拔掉。

  醫護人員從家屬口中得知,老人常住養老院,恐懼新環境,她有四個子女,平日最聽孩子們的話。“媽媽”“奶奶”“婆婆”……當天,醫護人員安排熊婆婆與家人進行視頻,手機那頭呼喊聲不斷傳來,熊婆婆淚如雨下。在家人的勸導下,老人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每天的視頻通話成了護士們“哄”熊婆婆的方式。老人年紀大不會操作手機,護士們就輪流著陪她與家人進行視頻,並在過程中監測她的情緒和生命體徵。熊婆婆慢慢“乖”了起來,每天按時吃飯,開始配合治療。

  “我想回家了,不要待在這裡。”3月8日傍晚,熊婆婆情緒突然激動,顫巍巍地哭鬧著要找兒女,但是,那一次一直聯繫不上她的家人。四川援鄂護士遊婧秀靈機一動給熊婆婆講起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 熊婆婆越來越安靜,儼然已經進入故事情節,故事竟然奇蹟般地安撫了老人的情緒。

  每天都在進步的乖寶寶

  “今天乖不乖呀!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等會兒女要跟您視頻,我扶您起來,在床上靠一下啊!”3月2日,穿著防護服的呼吸內科的護士長熊焱,儘可能的讓自己的聲音大些,好讓老人家能聽的清楚些。

  當天是熊婆婆入院治療的第5天了,她的精神狀態大大改善。呼吸內科主任胡偉林為老人制定了抗病毒、止咳、化痰、吸氧等治療計劃,並請來營養科醫生配製了營養餐,增加膳食纖維來提高免疫力和營養,老人的病情較入院時好了很多。

  熊焱則安排護士在空閒時對熊婆婆一對一陪伴,握著她的手陪她聊天,還想辦法找來稀飯,一勺一勺的喂到口中。慢慢的,熊婆婆的精神氣越來越好,願意每天跟醫護人員多說幾句話。看著視頻裡的老母親一天天好起來,熊婆婆的兒女好幾次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3月14日,熊婆婆核酸轉陰,達到出院標準,將轉去康復驛站——武漢瑞華醫院。分別時刻,熊奶奶哭了起來,緊緊地握著熊焱的手遲遲不肯鬆開。熊婆婆平安達到隔離點後,她家人打來電話,對陪伴在老人身邊的醫護人員再次表示感謝,並說:“等疫情過去了,一定要去看看你們防護服下的容貌,記住你們的臉!”

  康復驛站裡暖心太奶奶

  到達康復驛站後,老人還沒有從離別中緩過神來,鬧起了小情緒,又開始不搭理醫護人員,不願意吃飯,一直閉著眼睛睡覺。管床醫生劉雅琪說,老人狀況讓人很著急,她不高興了還會揮小拳頭嚇唬人。直到餓的實在受不了,才會吃一點點東西,但吃飯時,她倔脾氣上來了說,“我不要你們喂,我要自己吃。”

  劉雅琪幾經輾轉和熊婆婆年過七旬的大女兒取得了聯繫。藉助手機視頻,白髮蒼蒼的大女兒在手機那頭苦心勸導。當天,老人態度就開始有所轉變。

  6時擦洗身子、清理口腔,8時給老人餵食,10時測血氧……給老人翻身是其中最耗時又費力的工作。每次翻身需要三個人合力完成,一個人安撫著熊婆婆的情緒,另一個抬起她的腿腳,還有一個人則託著手和背。老人骨頭“脆”,大家生怕磕著碰著弄疼她,都放慢速度輕柔地進行著。為熊婆婆翻一次身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這個過程中常常全身汗溼。

  有一次,老人無意中問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年齡,得知都是90後的女孩子,就說大家算起來是她的重孫女了。她嘟囔著,自己眼睛視力不行,認不出這些“重孫女們”誰是誰了,但自己知道每一個都對她特別好。

  3月31日,熊婆婆表現得有些神秘,她讓醫護人員把病床旁的抽屜打開,滿滿一抽屜的小零食呈現在大家眼前。熊婆婆高興地說,“這是我特意攢下的小零食,你們工作太辛苦,快拿去吃,千萬別客氣。”

  原來,熊婆婆特別愛吃甜食,平日裡醫護人員會給她送小袋裝的麵包,蛋糕,餅乾,燕麥片等零食。她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放到抽屜裡,攢起來給“重孫女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