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清朝十二帝——清穆宗(同治)载淳篇

戏说清朝十二帝——清穆宗(同治)载淳篇

朕,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朕6岁登基为帝,18岁亲政,19岁驾崩。纵观朕的一生,“苦”字当头!

父皇撒手人寰,朕小小年纪就要承受丧父之痛。孤独坐在皇帝宝座之上,没有笑语欢歌,没有童年玩伴……紫禁城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朕透不过气来。

朕第一个年号是“祺祥”。两宫太后和六叔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政变,夺了顾命八大臣的权,史称“辛酉政变”。政变之后,朕的年号改为“同治”。

“同治”年号意义深远,可做四种诠释: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治国;两宫皇太后与亲贵共同治国;两宫皇太后与朕共同治国;两宫皇太后与朕和亲贵共同治国。

内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六叔议政王奕訢(辛酉政变后,封议政王,进军机大臣)主政,同治新政就此发端。

同治新政其实和朕没什么关系,朕年幼,还在深宫大内学习规矩。但新政是在朕这一朝发生的,权当朕的功绩吧。

朕这一朝,难得的“天下太平”。天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了,英法联军退出了京师。这为新政的实行提供了机遇。成立总理衙门、设立同文馆、办新式学校、派人出洋、办厂开矿、修筑铁路等,学习西方近代化举措,大清开始走向开放、进步。

如果历史能给大清多一点时间,也许……

历史没有如果!

朕大婚了。朕选的皇后,朕的生母慈禧皇太后不喜欢。朕这个生母啊,控制欲太强,朕的一切,她都要干预,朕在她面前,如同提线木偶!她在精神上对朕实行家暴,她还逼死了朕的皇后,皇后还怀着朕的骨肉那!

朕要亲政,朕要摆脱皇太后的控制。朕已经大婚了,按礼制可以亲政了!慈禧皇太后不允,她说“典学未成”为由,拖延朕亲政时间。

朕终于还是亲政了。那一年朕18岁,已经当了12年的“儿皇帝”。

慈禧皇太后懿旨重修圆明园,朕知道这要花一大笔银子。但是朕不敢不修啊,朕怕啊!朕怕她再次垂帘听政啊!

重修圆明园,兹事体大,朝廷振动,百官劝谏。朕只能“一意孤行”!六叔议政王奕訢率群臣叩阙,要求停止修建圆明园。慈禧皇太后震怒,将议政王革去亲王世爵罔替,降为郡王。

六叔乃宗族亲贵、军机大臣,竟被慈禧皇太后一言降爵,赶出中枢。母后才是帝国真正的皇帝,朕这个皇帝,即使亲政了,也仍然是个笑话!

朕贪玩、不爱读书。十七八岁的时候,大臣的奏折都读不懂,背诵《大学》也不能熟。朕流连酒肆、戏馆、花巷,19岁就驾鹤西去,连子嗣都没来得及留下。

朕这一生,有人羡慕,他们说朕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独尊荣光,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没有兄弟竞争便顺利地登上皇帝宝座。何其幸运!

朕真的幸运吗?朕短暂的19年人生有六大苦:幼年丧父是为第一大苦!幼年登基不能享受正常童真快乐是为第二大苦!与生母慈禧皇太后关系不好是为第三大苦!婚姻不幸福是为第四大苦!无后是为第五大苦!19岁便早亡是为第六大苦!

朕要走了,愿来世,朕不要生在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