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小店鄉扶真貧動真情 用心交流為民辦事

南召縣小店鄉扶真貧動真情 用心交流為民辦事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王建龍 李賓

2015年8月份,南召縣發改委王建龍被組織上派駐到小店鄉廟西村,踏上了駐村扶貧工作之路。駐村四年多來,王建龍始終把群眾擺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保證了廟西村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具體工作中堅持把群眾事當家事,認真學習有關扶貧政策、方針,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當好“村情調研員、群眾連心員、解困幫扶員、穩定守護員”,至目前已順利幫助廟西村50戶143人貧困群眾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增收渠道持續穩定,貧困發生率降至0.94%,貧困村退出各項指標圓滿完成,廟西村已於2018年底順利實現脫貧退出。

凝心聚力,建強基層組織。“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村級黨組織是全村發展的核心力量、排頭兵。駐村期間,依靠近五年來在廟西開展駐村工作的實踐經驗,實地走訪入戶,掌握第一手情況,同時積極與黨員、代表協商,為謀劃廟西村新班子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王建龍時刻銘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不受家庭中的各種特殊情況的牽絆,紮實駐村,白天入戶走訪,晚上加班完善檔卡資料,主持召開精準識別貧困戶會議,組織發改委幫扶幹部進村入戶調查、迎接上級檢查等工作。到目前,廟西村兩委班子健全,在貧困戶評選、檔卡填寫等工作上一度成為全鄉學習的典範,至今沒有發生一起因扶貧工作而產生的信訪案件,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運行。

南召縣小店鄉扶真貧動真情 用心交流為民辦事

求真務實,推動精準扶貧。俗話說: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王建龍自駐村以來,認真分析瞭解每戶貧困戶的情況,帶領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深入每戶家中,以謀發展、促脫貧為思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每個貧困群眾從思想根源上擺脫貧困。一方面精心梳理脫貧攻堅政策,加強對貧困人口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引導他們牢固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坐等靠要可恥”的正確理念,另一方面加大對主動脫貧、勤勞致富的光榮脫貧戶進行宣傳報道、通報表揚及表彰獎勵,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全村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已發展產業實施到戶增收32戶,實施光伏扶貧38戶,享受金融扶貧再貸款分紅帶貧34戶,享受小額貸款貼息項目2戶,開發公益性崗位12戶,實施危房改造31戶、七改一增54戶。

南召縣小店鄉扶真貧動真情 用心交流為民辦事

腳踏實地,落實基礎制度。駐村以後,王建龍以一個新兵的姿態,認真學習基層黨組織相關規章制度,經過近五年的實踐經驗,目前已完全融入集體,協助指導村兩委開展工作。承諾辦好一批實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要做的實事上榜對村民作出承諾,調動資源、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駐村期間,能夠正確處理好與村黨組織書記的關係,做到總攬不包攬,依靠不依賴,分工不分家,補臺不拆臺。能夠服從鄉鎮黨委的統一領導,充分尊重了農村基層幹部,執行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和村民代表會議作出的決定。堅持求真務實,嚴禁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注重自身形象,嚴格遵守黨紀政紀,做到了廉潔自律的表率。

南召縣小店鄉扶真貧動真情 用心交流為民辦事

撲下身子,辦好惠民實事。王建龍幾年來立足於部門職能和行業資源,以推動廟西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同時結合廟西特色資源優勢,竭力發展特色產業,實實在在讓廟西村群眾擺脫貧困,實現小康。

幾年來,村內新建漿砌石護河堤2000米及配套濱河路,先後修建水泥道路14.4公里,硬化入戶路3000平方米,建平板橋一座;並打機井7眼、深水井21眼,改善生產條件。注重陣地建設和便民服務,新建村部一座,村衛生室一座,800平方文化廣場一處,配備路燈、垃圾箱、垃圾車。幾年來,先後爭取上級基礎設施資金1130萬元,新建廟西村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已落地建設,規模400千瓦,同時多次帶領村兩委外出實地考察學習,在廟西村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價值更高的中藥材代替傳統苗木種植,目前以支部書記葉長有為首的藥材合作社已建成,種植白芨、黃精、玉竹等中藥材近百畝,貧困群眾以入股分紅、提供務工,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增收,使廟西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和產業發展狀況有了巨大的變化。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提起今年的脫貧攻堅工作,王建龍說:“我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一如既往紮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鞏固廟西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兢兢業業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給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新聞熱線: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