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帶眼鏡聽不清”是笑話嗎?背後原來有有科學依據

首先可以確定“我不帶眼鏡聽不清”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有實際科學依據的。

我們分別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視力?

視力是指分辨細小的或遙遠的物體及細微部分的能力,眼識別遠方物體或目標的能力稱為遠視力,識別近處細小對象或目標的能力稱為近視力。在健康檢查時,主要是檢查遠視力。在一定條件下,眼睛能分辨的物體越小,視覺的敏銳度越大,視力的基本特徵在於辨別兩點之間距離的大小。

“我不帶眼鏡聽不清”是笑話嗎?背後原來有有科學依據

什麼是聽力?

聽覺器官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的對聲音特性的感覺。其適宜刺激物是聲波。聲波是由物體的振動所激起的空氣的週期性壓縮和稀疏。聽覺器官是耳。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感受器是內耳蝸管裡基底膜上由聽覺細胞組成的科蒂氏器官。物體發出的聲音通過空氣的傳播,經外耳、中耳和內耳的傳導系統,引起耳蝸內淋巴液和基底膜纖維的振動,並由此激起聽覺細胞的興奮,產生神經衝動。衝動沿著聽覺神經傳到丘腦後內側膝狀體,交換神經元后進入大腦皮層聽區(顳上回),產生聽覺。

“我不帶眼鏡聽不清”是笑話嗎?背後原來有有科學依據

我們的感官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對於一個事物,不同器官獲得的信息會傳入大腦中各自對應的中樞,不管是視覺中樞,還是聽覺中樞,大腦皮層之間都存在關聯。最後對信息進行整體分析處理,形成對一個事物完整的認識。

當近視的人摘下了眼鏡,看東西不清楚,通過視覺獲得的信息就少了,大腦這時可能就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去分析這些模糊的信息,因此在聽力上分配到的注意力就相對減少,而且就算聽力所獲得的注意力沒有減少,在大腦處理整體信息的時候,因為視覺信息不足,也可能造成聽不清的感覺。

“我不帶眼鏡聽不清”是笑話嗎?背後原來有有科學依據


我們的眼睛會在我們和人對話的時候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聽明白對方的說話。比如,我們會觀察對方說話時的體態、表情,甚至細微的眼神,獲得更充分的信息。像有些具備“讀唇術”能力的人,通過觀察說話的人的嘴唇動作就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

當我們已經習慣了邊“察言觀色”邊與人進行交流,而一旦我們摘下眼鏡,視物不清,必然就會在“察言觀色”這方面有很多的信息缺失,從而影響了我們與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好像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

“我不帶眼鏡聽不清”是笑話嗎?背後原來有有科學依據

對於近視的人群裡來說,他們平時戴眼鏡,耳朵和眼睛是共同使用獲取信息的,這是符合一個正常人獲取信息的渠道。而他們突然不帶眼鏡,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獲取信息的渠道,器官之間不能協同合作,自然就會出現“我沒帶眼鏡聽不清他說什麼”看似荒謬實則符合科學邏輯的“笑話”。


偷偷打一個廣告

關注“科大視力”微信公眾號,一元搶品質好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