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對聯的傳說

春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一開始是懸掛在大門兩側來用來防精靈鬼怪,到了宋代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到了明清開始盛行,一直流傳到現代。

春節貼對聯的傳說

相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裡,有一個鬼域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中國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春節貼對聯的傳說

到了現代成為家家戶戶過新年必做的一個習俗,在小編眼裡看來,像這些優秀的傳統習俗我們更應該去保護它和發揚它。

更是一種精神,在大年初一的清晨早早的起來,將一副紅紅喜慶的春聯給貼上,也代表著一家人一年的生活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同樣的,現在的人們更加青睞於直接在街上把春聯給買回去了,或者單位直接發放春聯,拿回家就可以直接貼了。

小編記得小時候,我爺爺總是用著一支大毛筆來親自將春聯給寫好,自己裁剪的紅紙,加上在硯臺上磨的墨,漸漸的了後來這種用毛筆來寫寫春聯就被電腦所打印的給替代了。

一方面是人們為了方便,便於存放春聯;另一方面也是毛筆字需要去練習,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毛筆字的。

在我看來自己去寫一份春聯,貼在自己的家門上也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春節貼對聯的傳說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喜歡的點個關注,咱們一起聊聊天下蒼生大事,雞毛蒜皮小事,人間百態故事,奇幻靈異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