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1、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華人歌手羅大佑,風格的轉折起於一位搶銀行的劫匪。

1982年1月,臺灣發生了首個持槍搶銀行案件,劫匪名叫李師科,是來臺的孤苦老兵。他在兩年前手持自治手槍,射殺警員李勝源,從其身上搶奪左輪手槍一支。經過兩年的策劃,李師科闖入臺灣土地銀行古亭分行,劫走新臺幣540萬。其拔槍四顧,高呼:“不要動,錢是國家的,命是自己的”。逃走後將贓款後交給友人,希望幫助其念小學的女兒唸到大學畢業。

搶劫案轟動臺灣,各大新聞輪番報道。28歲的羅大佑,哼唱著《閃亮的日子》,為歌手張艾嘉製作了專輯《童年》,儼然歌壇新秀即將崛起。他也在電視前看到了新聞。

如果單單是一個搶銀行的案件,可能不會給羅大佑這麼大的震撼。李師科案牽連出來了更多社會醜聞。

李師科攜款而去,20多天警察都找不到蹤跡,在上頭要求迅速破案的壓力之下,一名長相酷似李師科的計程車司機王迎先,被警察盯上。一番刑訊逼供,王迎先只得承認是自己搶的銀行。在被警方帶去指認現場的途中,王迎先跳橋自殺明志。

等到真兇李師科被抓之後,臺灣群眾才恍然大悟,警察刑訊逼供,致人慘死。為平民憤,臺灣當局下令嚴懲兩位辦案警察。一位名叫陳奕煌,躲了起來,幾年後等到了減刑,才出來自首。2002年,陳奕煌被昔日友人提攜,升職加薪,當年種種,恍如隔世。另一位名叫詹俊榮,偽造證件後逃往奧地利,也無受到一天的牢獄懲罰。

但民眾的憤怒來的快,去的也快,容易煽動,容易感動,是他們的特質。1982年5月26日,真兇李師科伏法,不少民眾又對臺灣的治安感到自豪。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社會的不公,民眾的愚昧,讓唱著《童年》這樣校園民謠的羅大佑,感到羞愧。

讀了那麼多書的羅大佑,覺得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他當過幾年醫生,後來覺得做醫生太無聊,去做了自己喜歡的歌手,以為這便是實現夢想和人生價值的機會。

他寫了《閃亮的日子》:但願你會記得永遠地記著,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他寫了《童年》: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小清新的曲風和歌詞,訴說著不痛不癢的男歡女愛,校園風情。

1980年代的臺灣,正是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時候。而在社會制度上,依舊處於戒嚴狀態,整個小島猶如一個大的軍事管理區,普通平民也在軍法審判之下,新聞出版物必須由軍方警備機關審查,禁止集會,造謠惑眾者可判處死刑。

但經濟的發展促使臺灣民眾對娛樂的需求逐漸旺盛,80年代起電視機在臺灣普及,許多娛樂節目應運而生,不管外面的社會多麼嚴苛殘酷,只要晚上回到家裡打開電視,臺灣民眾還是能展開一天當中最燦爛的笑容。

娛樂,娛樂,麻醉著人民。

電視節目猶如《美麗新世界》裡的高科技,讓人不願思考,只求最簡單廉價迅速的“爆米花文化”。

羅大佑,看清了自己,不過是麻醉劑生產線上的一名工人。


2、

“早就想搶銀行”


李師科在被捕之後,記者去採訪他,他說:“看不慣社會上的許多暴發戶,經濟犯罪一再發生,所以早就想搶銀行。”

在李師科搶銀行的同一年,羅大佑發表了專輯《之乎者也》,其中那首《鹿港小鎮》,唱出了時代灰塵落在個人身上的重壓。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

臺灣經濟發展的漂亮數字之下,是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失去了土地的農民,被拋入城市化進程的大軍裡,塵滿面,鬢如霜。

而專輯同名曲《之乎者也》,更是臺灣從來都沒有過的聲音。


現在聽聽我們的青年他們在唱什麼

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

剪刀等待之

清湯掛麵乎

尊師重道者

莫過如此也

風花雪月之

嘩啦啦啦乎

所謂你歌的

是否如此也


1983年,羅大佑又推出了專輯《未來的主人翁》,其中三首歌分別代表著臺灣的三段歷史:《亞細亞的孤兒》、《現象七十二變》、《未來的主人翁》。

舞臺上,電視裡的羅大佑,黑墨鏡,黑風衣,低沉沙啞的嗓音唱著極具批判性的歌詞,宛如美國搖滾巨星鮑勃.迪倫,是強烈的反叛象徵。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反叛的羅大佑迅速在臺灣走紅,之前大家見到的歌手,要麼是偶像天王路線,要麼是倡優名伶之流,供人追捧、娛樂。而羅大佑的出現,開創了華語樂壇“知識分子”歌手路線,他的歌不僅僅是男歡女愛,還像標槍和匕首,針砭時弊,刺痛權威。

他不再是麻醉劑生產線上的一名工人,成為了“鐵屋子”裡吶喊的歌者。

1986年,有人在臺灣興建起一座“無天禪寺”,門口立了兩座門神銅像,一座是臺灣“日據時期”偷搶親日富豪的廖添丁,一座正是持槍搶劫銀行的李師科。誰知兩年後一場怪風,將廖添丁的銅像颳倒,只剩李師科銅像依然樹立。因李師科的名氣,一時禪寺香火旺盛,許多臺灣老兵慕名而來祭拜這位“昔日戰友”。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整個80年代,臺灣是反叛者的冒險樂園,羅大佑、李師科這樣的反叛者,成為了民眾心目中的英雄。

1987年,執行了38年的臺灣戒嚴令宣告解除,昔日威權大廈,終於被眾人一磚一瓦地抽掉倒塌。

3、

“過時”的羅大佑

經過了幾十年的歌壇耕耘,如今的羅大佑,早已成為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連周杰倫的目標都是成為像羅大佑這樣的音樂人。

但沒有永遠的偶像,更沒有永遠的英雄。

80年代的“反叛者”們,有的“死走逃亡”,有的英雄遲暮,有的乾脆對權勢和大眾雙重投降。

2019年羅大佑澳門演唱會上,剛唱了三首歌的他嗓子就已經啞掉了。後來他發微博說明此事,字裡行間都是英雄遲暮的淒涼。可就算是這樣,這條微博發出去大半天后,轉發人數依然都沒有超過200。

比臺上失誤更可怕的,是失誤了也無人關心。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其實這幾年羅大佑的演唱會就已經看出來人氣大不如前了,好幾場都沒有坐滿,面對稀稀拉拉的觀眾們,他唱著《光陰的故事》,嘶喊著“當初離家的年輕人”。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而還樹立在臺灣“無天禪寺”門前的李師科銅像,也因為早就無人關注而香火稀疏,為了吸引香客,禪寺也把原來古怪的名字改掉,改成了“順天寺”。

80年代的“反叛者”們過時了,淘汰他們的不是他們曾經與之戰鬥的敵人,而是他們曾經看不起的無腦娛樂綜藝。

2018年,羅大佑邀請了一位華語歌壇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歌手和他一起錄製《之乎者也》。這位歌手來自中國大陸,他如今不配擁有姓名,只能稱他“南京市民李先生”。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在“南京市民李先生”身上,我們能看到羅大佑年輕時的影子,甚至更為犀利,更具批判性。“過時”的羅大佑將他介紹出來的時候,有一種昔日“武林盟主”交棒的感覺,但可惜的是,“南京市民李先生”已經不是“過時”這麼簡單了,他在這個時代的歌壇已無立錐之地。


改變羅大佑的一位銀行劫匪

我是異史君,歡迎關注華人志,記錄500年華人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