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鳥尊,一個跨越千年的回眸

原標題:鳥尊, 一個跨越千年的回眸

文化山西:鳥尊,一個跨越千年的回眸

  西周鳥尊。

文化山西:鳥尊,一個跨越千年的回眸

  晉侯鳥尊尾部特寫。

文化山西:鳥尊,一個跨越千年的回眸

   鳥尊銘文。圖片來源:山西博物院提供

  每位走進山西博物院的觀眾,都會遠遠看到博物院建築群主館正中懸掛著的院徽,那是一隻鳥形圖案。它的原型是一件擁有3000年曆史的青銅精品、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晉侯鳥尊。

  鳥尊的出土始末

  鳥與象,是西周時期最流行的肖形裝飾,尤為晉人所鍾愛。大鳥回眸,小鳥偎依,巨象縮首,構思奇特,想象卓絕,華美的造型藝術和精巧的實用功能,完美組合於此尊,使之成為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鳥尊高39釐米,長30.5釐米,寬17.5釐米,出土自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鳥尊上的銘文寫著“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表明這是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據考證,這件國寶的擁有者就是改唐為晉的第一代晉侯——燮父。

  天馬-曲村遺址位於“河汾之東”的翼城縣和曲沃縣交界處,最早發現於1962年。

  1979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考古隊合作,由鄒衡先生負責,帶領部分畢業班學生和雙方業務人員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掘和大規模調查。此後,大致每隔一年就進行一次大規模發掘,到1994年年底,共發掘12次,揭露面積2萬餘平方米。遺址內古文化遺存相當豐富,主要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東下馮類型和周秦漢等時期文化。其中屬於周代的晉文化最為普遍。

  晉侯墓地在天馬-曲村遺址的中部,屬於今北趙村。墓口以上疊壓的最早堆積屬於東漢時期,說明這裡自闢為晉侯墓地以來,直至東漢從未經過擾動,墓地東西長約170米,南北寬約130米,共有大型墓葬9組19座,所屬時代從西周早期到春秋初年。其中7座於20世紀90年代遭受盜掘,1座於90年代末被盜,其餘11座保存完好。從1992年春開始,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連續搶救性發掘,到2000年底,把19座墓全部清完。其中,晉侯墓地114號、113號墓於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進行搶救性發掘。114號墓為晉侯墓,113號墓為晉侯夫人墓,考古工作者認為這是第一代晉侯燮父及其夫人的墓葬。墓中隨葬品包括銅、陶、原始瓷、玉、金、蚌、漆和骨器等。其中,造型生動的鳥尊、健壯質樸的豬尊都是以往青銅器中未見的器形;具有異族風格的繩紋雙耳罐反映出晉國早期與外族的交往;叔夨(yú)方鼎的銘文經考證,有學者認為它的主人是唐叔虞,這對於晉侯墓地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晉侯墓地出土了一批鑄有晉侯名號和史實的青銅器。考古學研究排出9代晉侯墓葬的順序:從改唐為晉的燮父起,武、成、厲、靖、釐(xī,僖)、獻、穆,到護送平王東遷的晉文侯,填補了杳茫失載的晉國早期的編年和史實,提供了西周年代學研究的重要依據。

  鳥尊的前世今生

  2000年,鳥尊出土於晉侯墓地114號墓。該墓曾經過盜墓者破壞,而鳥尊出土的位置比較接近盜洞,出土時鳥喙已出現殘缺。在鳥尊的尾部,大象鼻子的中間部分也出現了缺失。也正是因為這關鍵一段的缺失,自2000年鳥尊出土以來,關於象鼻子究竟應該是向內卷,還是向外翻的爭論從未停止。這也為備受關注的晉侯鳥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鳥尊出土後,先後經北京大學文博學院、上海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專家修復,得以重新呈現在公眾面前。於2005年山西博物院開館之後,作為鎮館之寶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近年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資料整理中,發現疑似晉侯鳥尊缺失的部位。2018年4月,北京大學120週年校慶之際,鳥尊應邀赴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參加校慶特展《尋真——北京大學考古教學與科研成果展》,進行現場比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山西博物院基本確認了殘片為鳥尊象鼻的缺失部分。展出結束後,殘件隨鳥尊一起返回了山西。

  目前,為了國寶的完整性,山西博物院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已聯合制訂鳥尊修復方案,並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報批。修復方案獲批後,將組織專業人員對晉侯鳥尊進行再修復,讓鳥尊尾部儘早原裝呈現。期待著,關於鳥尊造型的這一爭議可以由此畫上圓滿的句號。

  鳥尊何以成為鎮館之寶

  鳥尊之所以會成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其一在於它造型獨特,紋飾華美,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它以鳳鳥為主體造型,鳳鳥的尾部被塑造成大象的鼻子。背上站立的小鳥與回眸的鳳鳥深情對望,整個器物表面佈滿了精細的花紋裝飾;其二,根據專家研究,鳥尊的主人為第一代晉侯燮父。鳥尊的器蓋和內底都鑄有相同的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表明這是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於是,這件鳥尊也就成為晉文化源頭的象徵和代表;其三,晉侯鳥尊經歷了一場考古工作者和盜墓者的鬥爭意外倖存,歷經十餘年後終於要實現完美合璧,它的“前世”和“今生”共同書寫了一段國寶傳奇。

  歷數晉國曆史瑰寶,可以發現,鳥曾經在晉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很多以鳥為造型的青銅器都是絕世佳作。而晉侯鳥尊作為第一代晉侯使用過的禮器,以其中華民族祥瑞鳳鳥的美麗造型和華美的紋飾,在館藏文物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記者 孫軼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