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墨紅:機耕路通到煙田邊

富源墨紅:機耕路通到煙田邊

本報特約記者郭燚 田庚午 文/圖

“雨季來前,一定讓村民用上機耕路。”富源縣墨紅鎮世迤村第一書記陳斌信心滿滿地說。

正在修建的機耕路一側,世迤村159畝烤煙連片種植樣板示範基地裡,22戶種植戶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正忙著澆水、下苗、打藥、蓋膜。

世迤村共有農戶878戶3721人,2019年4月脫貧摘帽後,為了讓農戶持續增收,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結合村裡沒有機耕路、基本農田土地種植效益低的實際,作為世迤村掛鉤幫扶單位的縣菸草專賣局積極到省、市協調,年初投入493萬元的煙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工程包括修建4320米的機耕路和4576米的排洪溝。項目建成後,直接受益耕地面積達5000餘畝。

“以前,在跌水海子壩子裡面種烤煙,雨水多的年份積水排不出去,家家戶戶都損失慘重,現在修了排水溝,大家又有了種植信心。”今年種了19畝烤煙的跌水村民小組組長李來方說。

“我家有15畝地在連片種植區域,等到機耕路修通了,明年其他路邊的幾畝地也打算用來種植烤煙。”跌水村農戶張梨華說。

據村支書趙方介紹,之前全村種植烤煙的農戶也很多,但始終是靠人背馬馱,辛苦一年下來,除去用工成本效益還是不好。今年,全村種植烤煙2150畝,農戶看到正在修建機耕路,除了連片種植,其他大多數農戶都選擇了機耕路兩旁的土地種植,到採摘菸葉的時候,大家都能享受到機耕路的便利。

為了讓機耕路發揮出更好的帶動作用,該村與縣烏蒙洞藏酒業有限公司簽訂訂單協議,在村裡發展192戶農戶種植黑玉米460畝,玉米產出後,由該公司以協議價統一收購,保證農戶種植收益。

種了4畝黑玉米的跌水村脫貧戶李照全說:“往年也有村民種植少量黑玉米,但山裡的土地種植成本高,都沒有產生效益。今年村裡把訂單給我們種植,按每公斤6元的保護價收購,大家都用機耕路旁邊的土地嘗試種植,人工成本減少了,一年增收幾千元應該不難。”

世迤村海拔氣候條件適宜魔芋生長,但多年來魔芋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年初,該村在魔芋種植增產增收上下功夫,鼓勵往年已經種植魔芋的老戶,在機耕路和排水溝覆蓋範圍內帶動新戶發展魔芋種植,傳授種植經驗和技術,讓更多農戶搭上種植魔芋致富快車。

“前年種下的5畝魔芋,年初採挖收成還算可以,今年大家都挑運輸便利和排水好的土地種植,以前不種的人家也跟著種了幾畝。”跌水村脫貧戶楊貴明說。

通過改善種植條件和農戶互相幫帶,今年,世迤村6個自然村共種植了1500餘畝魔芋。

清明剛過,村裡種了早春馬鈴薯的農戶陸續開始採挖,今年的馬鈴薯外銷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歷史,世迤村民的日子將越過越紅火。

富源墨紅:機耕路通到煙田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