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關於安置房的非議其實一直不少,有些人是自身認知問題,有些人是利益使然刻意為之。但是借用前不久我在評論區裡的一句話給本文開篇,那就是:“你可以說安置房物業不好,但不能說安置房質量不好。”

過去這兩三年來,隨著地王不斷出沒,隨著樓市由盛轉衰,各種房屋質量問題引起的投訴維權開始層出不窮,不僅較往年出現得更多更密集,並且這些問題也一個比一個匪夷所思。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全國各地諸如摻海砂、面膜牆、泡沫牆、紙板門,外牆面漏水發潮、地下車庫漏成水簾洞、牆體裂縫、地基沉降、樓板裂成蜘蛛網,過道護欄一掰就斷,刷油漆當景觀湖,小區綠化只有六棵樹,各種地下車庫坍塌,基坑坍塌之類的也就罷了,甚至有的開發商自己蓋的售樓部都能坍塌,各種各樣的“豆腐渣”工程簡直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三觀。以上案例如果你們想要具體瞭解,簡單百度搜索一下就好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房子質量差,各種偷工減料也就罷了,前兩年福州的開發商們流行捆綁裝修銷售,動不動就是一平方4000甚至5000的裝修款,那麼,既然你們額外收了這麼多錢,就算沒有真的給人家豪裝,至少質量要過關吧。可結果很遺憾,裝修時不僅各種偷工減料,裝修質量往往也不好,各種漏水、裂縫、地面不平等等,本身房子建築質量就不好,再給個“驚裝房”,想想花了好幾百萬在樓市最高點買來的就這麼個玩意兒,心中真是萬馬奔騰。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應該說福州的商品房小區,早年確實出過不少精品,質量不錯,物業管理也好。而近幾年來由於開發商買的“麵粉”越來越貴,融資成本越來越高,作出的精品已經很少很少,我們更多時候看到的是房價越上漲,建築質量反而越倒退。與此同時,和商品房不斷退步正相反,安置房反而在不斷進步中。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早年福州安置房建設往往都是各家區屬(甚至鎮屬)開發商負責,並且有的項目還是由私人投資掛靠開發,確實有不少小區質量不佳。但是隨著福州建發集團、福州城投集團等大型市屬國企的成立,這些年來福州的安置房小區都由市屬國企開發建設,在建築設計、建築質量、戶型、物業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如今和商品房相比已經沒有什麼差距,甚至安置房小區質量更佳。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畢竟安置房由市屬國企開發,不存在昂貴的“麵粉”,也沒有高利貸般的資金成本,不需要拼死逐利自然也不必偷工減料。因此,你可以說安置房物業管理不好,可以說安置房地面停著車,可以說安置房大門不精美,但不能說安置房質量不好,而且收著高標準的物業費,管理水平卻不如安置房的商品房樓盤一點也不少。

安置房不斷進步,商品房不斷退步,如今安置房和商品房之間的建築質量對比,相較十年之前簡直是互換位置。當然,在小區景觀設計上我們看到商品房樓盤倒是不斷推陳出新,除了今年初全國聞名的

藍色油漆刷出個“人工湖”之外,以上我們還看到了“水簾洞”、“大峽谷”等新穎別緻的小區景觀,足不出戶也能欣賞世界“美景”,真是獨出心裁。

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七:安置房VS商品房,到底誰的質量好?

實際上看過本號《還原福州樓市真相五》的朋友們知道,如今關於安置房和商品房之間的對比,有些人、有些言論存在刻意誤導,他們總是挑最好的商品房小區來比最差的老舊安置房,並且完全不顧房屋面積大小、價格高低、地段好壞等主要因素,其目的就是向你的潛意識中灌輸錯誤的觀念,誘使你付出自己的一切,去當殺豬房的接盤俠。

固然住著商品房小區或許讓你覺得更有面子,畢竟你向別人介紹你家住哪兒的時候一般不會附帶告訴別人你的房子面積多大,或許有些人覺得他住著60㎡的商品房比住著120㎡的安置房更有面子,或許少數土豪要的是面子而不是裡子。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面對著買房這種將要掏空一輩子積蓄的抉擇,務實顯然比虛榮重要得多。

更何況,如今面對著這樣的安置房和商品房,你還能拍著胸脯告訴人家,你多花了一筆鉅款買來的商品房就一定比安置房好嗎?顯然明眼人都知道誰優誰劣還不一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