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中國人由儲戶變成“借貸人”?

在過去那個年代,因為貧窮的緣故,人們總是比較節儉,即使賺到了錢,也捨不得花,將錢全部存進銀行裡面。我們將這樣的人,稱之為儲戶。而在當今這個時代,不管有錢沒錢,人們都會先以消費為主,即便是自己沒有存款,借貸也要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而我們將這些人稱之為“借貸人”!

當然,借貸的這個概念,並非只有今日才有。在很久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借貸一說,只不過當時的那些借貸,大部分都並非正規借貸,而是以高利貸居多。當然,在那樣的時代,回去借貸的人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還是以儲戶的身份存在,想要多積攢一些積蓄,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儲蓄率一直很高,而絕大部分國民都會以儲戶的身份存在。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的習慣逐漸的開始發生了改變,而國內儲戶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借貸人的數量卻在不斷的增加。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我國就從一個全民儲蓄的大國變成了一個全面負債的國家。

是什麼讓中國人由儲戶變成“借貸人”?


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如今,我國的總負債金額已經超過了20000億,而人們負債金額更是高達了13萬多。看到這個數字,是不是嚇了一大跳,或許我們從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揹負著如此多的債務生活。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我國的現狀?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儲戶全部變成了借貸人?

總結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發展經過之後,小編得出了兩個結論!首先,第一個就是消費觀念的轉變。在過去,人們吃過苦、受過窮,所以害怕重複那樣的日子。即便是有了錢,依舊節儉,只希望下一代不要再重蹈上一輩的覆轍。但是沒有吃過苦的當代人,卻無法理解老一輩人的心情,他們的消費觀念,是滿足自己。

在加上,現如今科技發達,消息靈通。很多西方的超前消費思想,逐漸的滲透進入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被西方文化所感染,開始放棄節儉的生活狀態,追求超前消費。也因此,我國的儲蓄率開始不斷的下滑。不過,這只是導致儲蓄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至於借貸上升,罪魁禍首卻另有其他。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面,轉變的不光只有人們的消費觀念,還有國內的房價。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國內的房地產行業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而國內的房價也開始一漲再漲。時至今日,房價已經漲到了一種無法觸及的地步。但即便如此,根深蒂固的買房觀念,讓中國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為了買房而借貸。從最初的向親朋好友借錢,到後來的辦理住房貸款。現如今,國內大部分的家庭,都揹負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等的房貸。所以,房價才是導致負債率攀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房價,讓無數的中國人,從一個儲戶的身份,演變成為了借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