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後進村”掛上“前進擋”-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訊 (記者 梅玲玲 區委報道組 周盛) 頭頂的“蜘蛛網”電線不見了;水塘經過清淤、護岸、綠化等整治,變身“小西湖”……在衢州市柯城區姜家山鄉三山村,放眼望去,到處都可看到這個曾經的“後進村”整頓轉化後的顯著變化。

“這多虧了區裡專門下派的‘四個一’幫扶力量(一名區領導聯繫、一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一名鄉鎮班子幹部包乾、一個部門結對)。”三山村黨支部書記鄭一文說。

如何讓“後進村”崛起?2019年5月,柯城區啟動“振興一號”行動,選派12名優秀年輕幹部到9個鄉鎮(街道)的12個“後進村”擔任專職第一書記,主抓村級組織建設、村級班子運行和村級治理、村集體經濟等工作。“區委組織部牽頭定期對我們履職、‘後進村’整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履職表現好、‘後進村’整轉到位,幹部將被提拔任用;履職不力、‘後進村’整轉不到位,幹部則實行召回管理。”三山村第一書記姜祥峰說,上任後,他一手抓班子隊伍建設,一手抓村莊風貌提升。在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支持下,一批改善村民出行、方便群眾生活的項目快速落地,環境也越來越好。

整轉帶來的變化,給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可如何讓“後進村”掛上“前進擋”加速發展?“光靠‘輸血’肯定不行,還得自我‘造血’,通過興產業讓鄉親們富起來。”直力村是溝溪鄉黨委書記馮小青的包乾村,他通過鄉賢引薦,給資金出現斷鏈的直力村小木屋旅遊項目找來了新投資方。投資方的300萬元項目保證金已經到位,村民也拿到了租金,計劃今年6月對外試營業。

直力村還發展香榧產業,但由於缺少最新技術等問題,香榧存活率一直不高。整轉以來,在組團幹部的幫助指導下,村兩委將香榧產業的養護、管理等進一步規範化。“今年香榧收果預計不少於5000斤,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50萬元的收入。”直力村第一書記豐峰峰說。

據統計,經過近一年的整轉,柯城區級、鄉級幫扶力量與各鄉鎮(街道)的“後進村”幹部共幫助群眾解決460件民生實事。如今,隨著這些“後進村”黨組織戰鬥力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