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世衛組織,美國還欠哪些國際組織的錢?

欠不少


欠費

事實上,美國類似“欠費不繳”或“拖欠費”的事並非第一次發生。

據聯合國官網消息,美國是聯合國經常預算和維和預算的最大捐資國,每年在整個聯合國系統的攤款(指評定會費)和自願捐款中近100億美元,對維護聯合國系統的正常運轉和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行動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但在去年10月,聯合國險些面臨近十年來“最嚴重的現金危機”,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受美國拖繳會費影響。當時還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曾指出,因64個會員國未全額繳納會費,欠費多達13億美元。其中,美國欠款最多,會費拖欠共超過10.5億美元。

最終,在古特雷斯多番催促下和各方斡旋下,美國才補交了部分會費,沒讓聯合國陷入“停擺”危機。


甩鍋

那麼,為什麼美國如此執意地要“退群”呢?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劉瑩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某些程度上來說,美國此次對世衛組織的態度體現了其外交政策“回縮”的延續。同時,希望以一種強硬的姿態“要挾”國際組織按其意願進行改革,讓其他國家承擔更多責任。

曾任中國聯合國協會副會長的張小安表示,這次美國政府發起對世衛組織所謂的審查,很難與此前“退群”的性質相類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也持類似看法,他表示此次特朗普對世衛組織的態度體現其一貫對多邊機制“不感興趣”,但更重要還是為了推卸責任,有部分原因是出於考慮為其選舉年營造輿論環境。

此前專家們在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也表示,這是一種“甩鍋”和找“替罪羊”的行為,是迫於輿論壓力向外轉移注意力的做法。

客觀上看,美國如真拒絕向世衛組織提供資助,勢必會對世衛組織預算造成一定的影響。據世衛組織官網資料,美國在2016-2017年期間向世衛組織投資9.456億美元。同時來自美國的捐款佔自願捐款的76%以上。

世衛組織預算主要用於全球衛生項目的支出,不僅包括對各種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還包括醫療設備的購置、項目運營等,預算短缺將會影響該組織的工作進展。

但實際上,美國作為主權國家加入國際組織,不只是被收“會費”這麼簡單,大國一樣需要國際組織。

劉瑩表示,作為主權國家而言,無論是美國、中國或者其他國家,都要在國際組織或者地區組織中負起一定的責任,特別是對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這種身份特殊的主權國家來說,這種責任就更加重要。

阮宗澤表示,美國長期以來非常看重國際組織的作用,美國過去也通過國際組織在擴大其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此外,美國國內諸多科研機構和多個國際組織過去也曾保持長期合作。如特朗普“斷供”,這些科研機構也將受到影響。


多邊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週年,作為二戰後由各主權國家組成的重要國際組織,其意義在於警醒人們要擱置分歧,避免戰爭,象徵著人類社會和平的燈塔。

上世紀70年代以來,聯合國系統逐步發展壯大,世衛組織等各國際組織也在為人類共同福祉努力,尤其在幫助落後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上有突出貢獻。以世衛組織為例,自1988年世界衛生大會發起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倡議以來,全球脊髓灰質炎的發病已經減少了99%以上,有脊髓灰質炎流行的國家也從125個減少到了3個。

但隨著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加入,美國在聯合國的發言權受到一定的影響。80年代開始,美國便以承擔比重過大為由開始拖欠部分會費;90年代,美國分攤的會費比額已經下降到25%。2000年,經各方協調,美國分攤的聯合國經常性預算的比額下降到目前的22%,其分攤的維和經費的比額也由原來的31%下降到約27%,但美國仍常找各種藉口拖繳會費。

專家們表示,拖欠會費的做法和此次對世衛組織的態度從長期來看不僅不利於美國的國際聲譽,也不利於國際合作。國際合作需要多邊國際組織作為載體,尤其是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關鍵節點,世衛組織多邊機制的作用更不可或缺。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聯合國75年曆史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次全球衛生危機。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希望和共渡難關的政治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