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機構大本營︳聚灃資本創始人餘愛斌:高質量發展拓展產業成長空間

走進機構大本營︳聚灃資本創始人餘愛斌:高質量發展拓展產業成長空間

走進機構:聚灃資本創始人餘愛斌-高質量發展拓展產業成長空間.mp323:28

來自南財音頻

主持:關珊(廣東股市廣播FM95.3《走進機構大本營》)

嘉賓:餘愛斌(深圳聚灃資本創始人、總經理、投資總監)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佈,對“十四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目標遠景做出了詳盡建議。公私募機構高度關注其中涉及財經的政策建議以及產業發展方向。

深圳聚灃資本創始人、總經理餘愛斌認為,此次建議的最大亮點在於,明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議稿中沒有明確的GDP增速目標,相關考核可能淡化,但強調“高質量發展”要求,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味著經濟發展更注重質量。

在產業發展方向方面,餘愛斌認為,從建議稿看,產業結構上傾向於降低對地產的依賴,支持鼓勵自主創新、科技創新,同時積極擴大內需,實施“雙循環”戰略。此外,人口老齡化問題被進一步關注。因此,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新能源、健康醫療等產業有望拓展發展空間。

至於近期的投資策略,餘愛斌偏謹慎樂觀。一方面,市場熱點板塊前期累積漲幅大,估值偏高。近期部分白馬股出現急速下跌,但另一部分白馬股卻創新高,也是源於漲幅與估值的差異,而非基本面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國內外的貨幣政策都難以持續寬鬆,出現邊際收緊的傾向。此外,繼去年機構大豐收之後,今年又是機構大年,截至目前,公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的收益普遍超越22%,機構在年末進取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但年末結構性行情依然值得關注。餘愛斌提出可以從預期有落差的板塊中尋找投資機會。例如,傳媒娛樂板塊目前估值合理,但市場情緒仍然偏悲觀,這其中的預期差機會值得關注。另外,高端製造也蘊含投資機會。而估值偏高甚至開始出現泡沫的部分科技、消費、醫藥、新能源股票卻要警惕價值迴歸風險。

(更多機構策略分享,請關注廣東股市廣播FM95.3【走進機構大本營】【基金在線】欄目)

【走進機構大本營】公募、私募,機構精英雲集;基本面、技術派、量化派,投資高手輩出。探尋機構動向,分享明星基金賺錢秘笈。

廣東股市廣播FM95.3逢週六8:00-8:30首播,週日11:00-11:30重播。

收聽渠道:財富動力網927953.com,微信號“投資快報股市廣播”“財富放送”,以及各大音頻平臺蜻蜓、喜馬拉雅等均可收聽,部分渠道可點播重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