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小時候總期待穿一條褲子的友情,憧憬毫無保留的愛情,以為那才是親密的表現。


長大後現實卻告訴我,人跟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


成年人的世界裡,“親密無間”少,更多的,反倒是“距離產生美”。


相處是門學問,遠了生分,近了糾纏,就算是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沒了界限和分寸,最終都將走向陌路。


01


不要跟朋友走得太近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曾因為什麼事跟朋友絕交過?”翻了翻答案,談到絕交的大部分是3年、4年甚至10年以上的友誼。


而絕交的導火索,單獨拎出來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


從“對方一直跟我作比較,比較了很多年”到“對方一直讓我幫ta做這做那,卻還覺得理所應當”,答案五花八門,卻讓人深有同感。


言語上越來越沒有分寸,對方以為是在開玩笑,殊不知被開玩笑的一方心裡早就不痛快了,只是礙於面子,強顏歡笑;


金錢上沒有界限,從幾十到幾百,慢慢成了紮在心裡的刺,你以為是不拘小節,在人家心裡就是貪小便宜,最終鑄成了隔離感情的籬笆;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行動上沒有規矩,總是有求於人,卻不考慮別人是否有時間或者有能力,以為關係好,對方就必須得幫你做些什麼,卻忘了任何人都沒有義務必須去做什麼,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細枝末節的瑣碎,越相處,越讓人覺得累。


朋友之間,交往過度,是致命的。


走得越近,要求越多,想要掌控的也就越多。


所以年齡漸長,我反而越來越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我們都必須承認,真正的好朋友之間,一定是有距離的。


這個距離不遠不近,而維持兩個人的關係的,也從來不是需要與被需要,而是發自內心的欣賞。


02


不要跟親人走得太近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這樣寫:


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沒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深有同感。


《都挺好》裡,蘇明玉的舅舅,仗著自己是弟弟,一輩子都在吃姐姐的軟飯。直到親姐去世了,還理直氣壯地找到蘇明玉的公司,大言不慚地去要錢,說:“我是你舅,咱們可是親戚。”


這不只是電視情節,現實中身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朋友小何就講過,爸爸年輕的時候窮,買房子差5000塊錢,借了一大圈,一分錢沒借來不說,還受了一圈奚落。


後來靠著自己,做生意做大了。隔三差五就來個窮親戚上門來,不是借錢就是找工作,剛開始礙於面子,爸爸都忍了。

誰知那些人愈發得寸進尺,稍微有點不合對方心意,對方就會諷刺說“她爸有錢了,翻臉不認人,高攀不起嘍”。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但若是他們犯了錯,天大的禍事也總能換來一句“都是親戚嘛”,那副眉梢斜吊的樣子簡直讓人恨得牙癢。


打聽你的隱私,綁架你的道德,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你好時他們巴結奉承,背地裡卻陰陽怪氣,你落難時他們馬上躲開,恨不得與你徹底劃清界限。


這樣的親戚,趁早遠離才是真的。你得明白,並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就一定是親人,真正對你好的才是。


再好的親戚,也要有原則,有分寸,要有度。留一扇門的距離,打開門,開心迎接:關上門,不去打探。懂分寸,知禮節,這才能親上加親。


03


父母不要和孩子走得太近


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但不是孩子的提款機;孩子延續了父母的未來,也不該過多地承載父母的夢想。


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雙方是相互照顧的關係,但同樣也要有界限。

“我給了你生命,所以你什麼都得聽我的”“你是我爸、媽,所以你就得一輩子養我。”


這種言論,永遠是傷人又傷己。古人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也是這樣。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父母與子女,本就是今生今世一場不斷的漸行漸遠,只要彼此心意相通,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呢?


包括愛情也是一樣,愛到最後,就是親人,但我們往往過於把彼此當成了親人,反而忽略了彼此曾是連血緣關係都沒有的兩個陌生人。


我記得有句話說:


“相似的人適合一起風花雪月,互補的人才能白首到老。”


尤其在愛情裡,互相包容和尊重,互相理解和體諒,更顯得格外重要。不能太遠,更不能太近,要懂得溫存,更要懂得留白。


就像劉若英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書中描寫自己和先生婚後的生活狀態,她說:


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個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個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共用廚房和餐廳。


所謂“搭夥過日子”,須得是既獨立又親密,既真誠又從容,再愛一個人,你也不能忘了自己是誰,同樣,和一個人愛得再好再深,你也不能忘了對方是誰。


分寸感,是這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課。

“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必須扔掉四樣東西:不愛你的人,沒意義的酒局,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


關係,就像皮筋,繃得太緊就會斷掉,最終傷人傷己。


我希望我們之間,像餘秋雨說的:


“你走,我不去送你;你來,風雨再大我都去接你。”


感恩遇見,也尊重分離,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願你,懂得珍惜,活在當下,把生活的重心首先放在自己身上,先愛自己,而後愛人。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無論關係如何發展,有一點是永遠不變的:


當你變得美好,一切終將美好。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來源丨網絡。 本文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轉載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