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結合”推動夜間市場重啟繁榮

廖卓嫻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各地夜經濟逐漸復甦。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優惠政策,促進文旅企業復產復工。以服務業為主體、以人流聚集產生可持續性消費為特徵的夜經濟如何緊抓政策機遇,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筆者認為,應推進文化與夜間產業相結合、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相結合、政府扶持與企業自救互救相結合“三結合”,推動夜間市場重啟繁榮。

以文化賦能,推動內涵提升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文化賦能夜經濟,就是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帶動夜間消費增長、升級。湖南夜經濟發展,需要深度挖掘與凝聚歷史文化基因,增加精神文化內涵。一是需圍繞“湖湘情”“偉人故里”“時尚範”等文化特點,深入挖掘地方夜生活傳統文化因素,以夜晚空間、時間為載體,將文化滲入夜間產品生產、傳播、消費全流程中,打造夜間消費的“湖湘文化IP”。二是結合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特色,推動夜遊、夜市、夜購、夜娛、夜讀消費形態升級。藉助湖南文化產業在智能製造、視頻製作、書籍出版、動漫動畫、創意設計等方面的優勢,構建湖南文化資源、產業資源、智力資源、企業資源“四位一體”的夜間文創產業鏈。三是著力強化對各類公共文化要素資源轉化運用。博物館、藝術館、影劇院、體育館、書店等傳統文化場館,可進行經濟化、大眾化的定位升級,開發諸如“博物館奇妙夜”“夜宿圖書館”之類的夜間體驗項目。公園綠地、濱江水岸、工業遺址、街道街區等公共空間也可適當加以改造,舉辦音樂演出、藝術展等各類文藝活動,滿足消費者高層次文化需求。

以數字化轉型,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疫情期間,新興數字產業在線消費的優勢凸顯,網絡遊戲、網絡視頻、數字音樂、網絡教育、知識付費等新興業態用戶大規模增長。疫中及疫後,夜經濟可以多方位推進數字化變革。一是創新線上“雲”消費場域場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開拓新業態新模式,營造夜間全新體驗。夜間商家不僅可在抖音、快手等直播APP線上渠道推出“雲賞”“雲遊”、夜間“雲購”等夜間產品,還可根據消費者群體的劃分,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定製服務。二要構建線上與線下相輔相成的融合新生態。要研究消費者需求,建立便捷的銷售渠道,拉近“雲”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使產品滿足消費者“夜晚”時段的情感精神需求。三要為夜間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加強對企業數字人才的培訓工作力度,建設夜經濟產業鏈數字共享化、網絡式、互動化學習型組織。

精準施策,實現政府扶持與企業自救互救相結合。由於夜經濟主導力量是中小微企業,資金鍊斷裂、資金困難情況時有發生。在疫情衝擊下,風險管理和抗壓能力普遍較弱。因此,一是政府部門需進一步嚴格疫情防控。疫情沒有徹底結束的情況下,安全、衛生與環保是夜經濟發展的最基本保障。相關政府部門需做好夜生活集聚區人流風險監測和調控,做好復工夜間企業防疫工作監督檢查,協同各方做好夜間場所安全有序開放工作。二是政府還需從政策、資金、項目、消費、人才、環境等方面出臺文件,加大對夜經濟支持的力度。如發放居民消費券、對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幫助搭建融資橋樑等。三是企業用好相關政策,抱團取暖,加大內容共享、資源共享、人員共享的深度。可成立夜經濟行業協會,與政府、產業界、學術界做好對接工作。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