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壓根就沒有搞飢餓營銷

我是從雷軍的小米手機才知道“飢餓營銷”的概念。但從目前小米手機的表現看:雷軍壓根就不是在搞飢餓營銷。

百度百科上是這樣介紹飢餓營銷: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在這裡有兩個關鍵詞“有意“和”高售價和利潤率”。

2012年8月23日上午10點小米手機1S首輪開放購買正式開始,官方給出的公告顯示,20萬臺小米1S已經在29分36秒內被全部搶完,截止2012年10月10號,小米總銷量超過500萬臺。而這500多萬臺手機從手機首臺開放購買時間計算一共花了不到十個月的時間,每次開放購買都是在十分鐘左右售罄。在電商平臺上,小米曾創造出短短34小時內預訂量超過了30萬臺,6分鐘2個億的訂單交易記錄。2013上半年小米手機累計銷售703萬部,營業額達132億,這超過了去年全年126億的業績。短短三年,小米估值翻了36倍,從原先的2.5億美元躍升至90億美元。很多人認為小米手機之所以獲得如此的地位,表面上看飢餓營銷功不可沒,實質上另有隱情。

小米初期的財務狀況以及市場地位決定了它是情非得已才調低產量。小米從一開始就提出高性價比,追求薄利多銷的目標。然而高性能意味著必須採購高性能的手機部件如:芯片等。在小米手機初期,由於遠沒有特別大的市場規模,在手機上游產業鏈採購上,小米並沒有特別強的溢價能力。這就意味著:同樣高性能的芯片,高通等廠商會優先配置給手機規模大的如華為、聯想等廠商;同樣的高性能芯片,高通等廠商會以更低的價格提供給華為、聯想等。這就意味著小米手機在成本方面就已經比競爭對手高出很多。所以小米為了彌補在供應鏈方面的劣勢,從一開始就不得不選擇從庫存以及銷售方面縮減成本以獲得競爭優勢。

在庫存方面:手機生產出來,不是放在小米公司地下室裡,是放在有嚴格管理制度與環境的倉庫裡的,倉庫的運營成本非常高,每天都有成本。所以小米幾乎是採用直接從生產線往用戶手裡發貨的手段,來規避倉庫的使用費。可是如果生產了100萬臺,結果有20萬沒有立即賣出去,小米立馬面臨生存危機。同樣如果賣出的80萬臺手機,由於小米一直選擇使用最新的零件,由於某個零件缺陷在內部測試中並沒有發現,結果手機出現嚴重缺陷,如果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小米離破產也不遠了。在手機領域,即便是作為資深的數碼發燒友以及行業大佬,也很難預測投入的手機就一定獲得預期的市場規模。在無法預知而財務情況有限的情況下,採取小批量的投入市場是從收益和風險角度看最明智的策略。

小米手機從一開始就不是刻意控制產能,它是在充分考慮自身財務情況和市場地位後,從收益和風險的角度採取小批量的投入的市場策略,只不過市場反饋超出了小米的預期而已。

其次:小米手機也根本不是在追求利潤。最近幾年小米成立AIOT戰略事業部以及與美的、TCL等家電巨頭的戰略合作,以及孵化和投資的圍繞手機的智能設備商,小米要做的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圍繞手機的泛物聯網設備供應商。為了實現戰略目標,雷軍已經喊出目標就是硬件利潤不超過5%。小米為了快速獲得足夠的設備接入手機,一面在擴大實際手機市場規模,一面在積極的佈局設備。2018年的小米財報顯示;小米利潤來源大部分來自於廣告以及互聯網服務等領域,而非手機。

所以:小米結合財務情況以及風險,在充分考慮用戶需求的情況下,控制產能以提供給用戶高性價比的手機。其最終希望藉助於手機,成為圍繞手機設備的其它泛在智能設備的提供商。這或許才是小米的飢餓營銷的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