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還朝
漢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初一日(2月5日)。
長安城內喜氣洋洋。達官顯貴們,暫時忘卻了朝中的彼此傾軋,以及相互扯淡的不快,正沉浸在新年的歡慶當中。
突然,燦爛的天空竟陰沉下來。一道陰影從太陽的輪邊掠起。那陰影迅速蔓延,鋪天蓋地,勢要將整個世界吞噬在黑夜當中。
在那個極度迷信的歲月裡,新年第一天就發生日食,這絕對是極不好的兆頭,尤其對於病魔纏身的漢哀帝而言。
但是,在這個昏天黑地的日子裡,新都侯國的王莽卻真正迎來了一個新年。他將竹簡慢慢捲起,收拾好行囊,踏著春天花香柳清的氣息,朝著帝都長安緩緩而行。
皇帝終於下詔,徵他還京了。
事實上,在王莽就國的這三年裡,哀帝的耳根子就始終沒清淨過。每隔幾天,就會有人上書為王莽喊冤,前前後後數以百計。
這次日食,哀帝下詔檢討過失,並讓各地保舉人才,毫無懸念的,王莽的名字又出現在了奏章中。
王莽緩緩走進了長安城,闊別三年,恍如隔世。
去年大旱,長安城中的貧民有增無減,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房子都沒的住。王莽憂心忡忡,卻又不得不假裝什麼都沒看見。
那位執意限田限奴、又和自己一起,因反對傅太后而被罷免回國的老朋友師丹,至今還沒有還朝;
把自己趕走的老對頭朱博也早已經被迫自殺;
就連恨自己入骨的傅太后和丁姬也已駕鶴西去了。
傅氏和丁氏家族已經無力維持局面,站在廟堂最高處的是一個叫董賢的年輕帥哥。
原來,在傅太后的壓制下,昔日欲洗滌政局的漢哀帝早已淪落,每天只管和董賢演繹著“斷袖之癖”的“佳話”。董賢和傅氏、丁氏集團勾心鬥角,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大漢朝的國運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但更為重要的是,來自未央宮裡那對充滿疑慮與畏懼、如利劍一般的眼睛,一刻也沒有從自己身上移去。
現在,初回京師、尚無一官半職的王莽,只能在寒氣未退的渭水之畔靜靜等待。
一批高官與親貴倒臺
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孝哀皇帝劉欣帶著對朝政的無奈與對董賢的留戀,駕崩在長安未央宮,年僅二十六歲。
養老多年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突然精神抖擻起來,立刻駕臨未央宮,宛如從天而降,收走了皇帝璽綬,同時命人急召王莽,並“詔尚書,諸發兵符節,百官奏事,中黃門、期門兵(戍衛皇宮和宮殿的士兵)皆屬莽”。
王莽也十分有默契,當即命尚書彈劾大司馬董賢。次日,王莽在得到王政君的詔命後,便罷去了董賢的大司馬職位。當天,董賢夫婦就知趣地自殺了。
滿朝大臣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什麼,就接到了太皇太后的詔書:公卿推薦大司馬人選。
當時無論從太后的意願來看,還是從個人聲望來看,除了王莽,不會再有第二人選了。
可是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一致認為,外戚干政於國家不利。於是,兩個人便互相推舉為大司馬。只不過,兩人的行為不過螳臂當車。二十八日,王莽被王政君毫無懸念地任命為大司馬、領尚書事。
七月,王莽派人去迎接中山王劉箕子(後來改名劉衎)繼承皇位。同時,開始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人事任免。
這次人事任免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是撥亂反正,為哀帝時期冤死的眾人平反昭雪,對罪魁禍首嚴懲不貸。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件事——排除異己。
董氏、傅氏、丁氏集團的人自不必說,還沒來得及火併就被迫一起灰飛煙滅了;何武、公孫祿因為沒有推薦王莽為大司馬也遭到了罷免;南郡太守毋將隆早年為王莽所仰慕,王莽曾特意結交他,但是他卻不怎麼搭理王莽,這次王莽也找個碴兒把他免了職,流放到當時還是鳥無人煙的嶺南地區。
八月,王莽又奏廢成帝皇后、著名舞蹈藝術家趙飛燕,以及哀帝皇后、傅太后的侄女傅氏,兩位廢后當天就自殺了。
這年九月初一(公元前1年10月17日),九歲的新皇帝正式登基,是為孝平皇帝,這也是西漢王朝最後一個正式的皇帝了。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稱制,大司馬、領尚書事王莽總理朝政;而沒過多久,王政君就將執政權全權交付給了王莽。
如果從王莽被罷免大司馬算起,至此已經整整五年了。五年的積怨,五年的擔驚受怕,足以令他在一朝爆發,有如黃河決堤,山洪崩潰,一發便無可收拾。
在一些人眼裡,昔日的那個謙謙君子再也找不回來了;眼前這個大司馬,不過是個陰狠毒辣、獨斷專行的政客而已。
八月,大司空彭宣請辭,得到了批准。王莽恨他在這個時候求退,連慣例當賜的黃金、安車、駟馬都沒給。
九月,大司徒孔光也想要告老還鄉。這下王莽可不幹了,這位孔子的第十四代孫雖然一向膽小怕事,但是自己的儒家朝廷少不了他的點綴。於是,奏請孔光為太傅,無比尊崇。
為了遮掩自己打擊異己的行為,王莽還暗中搭建了一個四人的“人事任免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是大司馬、領尚書事王莽,太傅孔光,孔光的女婿、侍中奉車都尉甄邯,以及太皇太后王政君。
具體的人事任免流程是這樣的:首先由王莽選定要罷免誰,並給這個人加上一些罪名,然後寫成奏本,交給甄邯;甄邯再將奏本交給孔光;孔光膽小怕事,不敢不上奏王政君;王政君尊崇孔光,對其所奏之事極為重視,這時王莽再出面,表示孔光奏免的人是應當罷免的。於是,壞人都讓孔光做了,而王莽則在幕後操作,兵不血刃,殺人於無形。
然而,這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當屠刀已經舉起,再落下時,必沾滿血跡。
血雨腥風的復出
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王莽再度就任大司馬已經整整一年了。這一年裡,他除了鞏固權力外,幾乎沒做任何其他事情。我們無法得知,王莽究竟是天性如此,還是上一次的罷免讓他驚魂未定。
漢平帝劉衎與他的前任漢哀帝一樣,也是因為先帝沒有子嗣,而以藩王入嗣大統。本來,劉衎的生母衛姬及其家族應當入京秉政。但是有了傅氏和丁氏的教訓後,王莽和王政君都不願再引狼入室了。於是,就在這年六月,衛姬被朝廷拜為中山孝王后,衛氏家族不得入京。
王莽的長子王宇非常不認同這種做法,認為日後會給王家招來禍患。於是,王宇暗中與衛氏家族通信,讓衛後一再上書謝恩,希望入京,結果衛後的請求屢屢被王莽阻攔。
元始三年(公元3年)的一天,鬱悶的王宇找來自己的師父吳章和大舅子呂寬商量對策。吳章說:“你爹這個人啊,根本就聽不進去別人的話。但是他特別迷信,好鬼神。這樣吧,我們就以鬼神之事來嚇唬他,然後我再趁機進言讓衛氏入京秉政。”
大計已定,王宇趕忙讓呂寬在深夜到王莽府邸門前潑血,結果不小心被門吏給發現了。氣急敗壞的王莽不由分說,把王宇送進大獄就給毒死了;吳章則被腰斬棄市;呂寬被誅滅三族。王宇的媳婦兒呂焉當時已有身孕,可是王莽竟然毫無同情心,在呂焉生完孩子後,照樣把她殺死了。
這已經是王莽第二次殺親生兒子了。這一次,王莽徹底殺紅了眼。衛氏家族除了衛後外,統統被王莽滅族。這還不夠,王莽乘機將所有平時討厭的人、反對自己的人一併牽扯到案子裡來打擊報復。昔日依附傅氏、丁氏的元帝的妹妹敬武長公主,王莽的六叔、威脅到自己權勢的紅陽侯王立,剛正不阿的平阿侯王仁,不肯依附自己的何武、鮑宣等等,共有數百人被王莽處死,舉國震驚!
也許確如呂思勉先生所言:
“王莽為有大志之人,欲行其所懷抱負,勢不能不得政權,欲得政權,勢不能無替劉氏,欲替劉氏,則排擯外戚,誅鉏異己,皆勢不能免,此不能以小儒君臣之議論也。”
但如何武、鮑宣,本是可殺可不殺者,莽又何必殺戮過甚如此!
一個顫抖的帝國,沉沉地浸泡在鮮血匯聚的海洋裡,在夕陽的餘暉中,映出異樣的腥紅。晚霞中的那個人,左手穩穩端持著散發著淡香的竹簡,右手握緊凝固著血跡的刀,露出難以捉摸的笑容。
“簡單粗暴有效率”,四十八歲的王莽漸漸失去了耐心。
夢想,開始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