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從狩獵到農業生產,鄂倫春族都有哪些特色民俗

在廣袤的大興安嶺山腹之間,一直生活著一個神秘的民族,這就是熱情豪邁的鄂倫春族。“鄂倫春”的意思就是“善於使用順路做交通工具的人”和“生活在大山裡的人”,俄羅斯族的祖先就一直生活在大興安嶺森林之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狩獵生活。

一提起狩獵我們的腦海裡就會有這樣的一個印象,穿著獸皮衣做的衣裙,正在拉弓射箭、蓄勢待發。鄂倫春人就過著這樣的遊獵生活,他們祖祖輩輩都以狩獵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直過著原始社會生活,隨著國家對鄂倫春族的重視和民族的逐步發展繁榮,如今的鄂倫春族已經擁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和家用設備,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鄂倫春族是一個人口數目較少的民族,主要生活方式是採集野果、松子、菌菇和打獵。“風馳一矢山腰去,獵馬長衫帶血歸”就是鄂倫春族人們每天的生活狀態,他們世世代代就靠著一把弓箭、一匹烈馬穿梭於廣袤的大森林裡,鄂倫春人每天都要去狩獵,日出月落、歲月更迭,幾百年來不變的生活方式,彰顯著鄂倫春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理念。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鄂倫春族發展歷史與文化淵源

鄂倫春族是一個真正的狩獵為主的民族。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森林裡,在有獵槍之前使用弓箭來狩獵,鄂倫春男子每天揹著弓箭穿梭在大興安嶺的松香之中,層巒疊嶂的森林是天然的保護傘,鄂倫春人們就在這大自然的保護下不斷髮展傳承,是一個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1.鄂倫春族的文化發展

我國擁有56個數民族,經歷了幾百年來的文化發展和傳承,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鄂倫春族人由於經年累月的的狩獵生活,導致和其他民族接觸較少,所以鄂倫春人自給自足卻也相對封閉,長久以來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

鄂倫春語最早屬於阿爾泰語系,但是從發音上還有一定的差別,多年的遊獵生活導致他們的語言只有本族人能聽得懂,最後也只能自成一派,人們將他們的語言稱作為鄂倫春語。如今鄂倫春人們都開始普遍使用漢語,但鄂倫春語依然沒有被遺忘。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2.鄂倫春族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鄂倫春人一直處於一種比較原始的生活狀態,以“族”為一個生活單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雖然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形成詳細的分工,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特殊的任務,一般都是男子打獵女子刺繡。由於鄂倫春人主食以肉為主,主要生活方式就是集體狩獵和捕魚。

鄂倫春族人們除了採集和狩獵之外,居住環境也別具一格。他們的住所稱作“仙人住”,是由樹根和樹幹搭建而成的房屋,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他們會在屋頂蓋上樺樹皮用以遮風避雨,冬季上面使用獸皮能夠保暖,這種房屋搭建速度快,不但冬暖夏涼而且居住環境也比較舒適,還能夠隨意拆卸,比較適合遊獵民族使用。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3.鄂倫春族的婚姻制度

鄂倫春人雖然長時間處於原始社會生活狀態,但是在婚配方面實行一夫一妻制,鄂倫春人不能夠和外族人通婚,大多數都支持本族人之間相互通婚,鄂倫春族男性和女性的地位相對比較平等。

鄂倫春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擁有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但是隻有男性才擁有財產的繼承權。大多數鄂倫春人家庭生活由家長統一管理,幾代人都生活在一個“仙人住”內,如果人口過多長子則在家的附近另外建立一個“仙人住”,這種方式只是換了一個居住環境,並不代表分家。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4.鄂倫春族特有的服飾

鄂倫春人男女都穿著肥大的袍子,主要便於狩獵時騎馬。大多數人所穿的袍子都使用鹿皮或者袍子製作而成,服飾主要包括皮褲、皮襖、和皮袍,男性所穿的袍子的領口、袖口和下襬開叉的部位都有不同花紋的刺繡。

鄂倫春的女人比較擅長做帽子,冬季天氣寒冷所以要使用袍子皮做帽子才能夠起到保暖作用,男人外出的時候就會戴這種袍頭帽,這種帽子的毛長而密,保暖性比較強,避免冬季外出的時候凍傷。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袍頭帽是鄂倫春族特有帽子樣式,將整個袍子的頭去掉骨肉製作而成的帽子,戴這種袍頭帽不僅能夠起到保暖作用,還能夠誘惑獵物,狩獵的時候可以降低獵物的防備心理。鄂倫春族女性則是用簪子做帽子,帽子頂端縫合各種各樣的彩穗和裝飾,讓帽子看起來充滿靈動性。

鄂倫春女性經常穿立領的大襟長袍,前後兩側都有開叉,便於日常生產勞動,避免外出的時候行動受約束,袍子的邊緣使用金線鑲邊,這種服飾看起來非常美觀而且厚實保暖,比較適合大山裡潮溼寒冷的生活環境。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5.鄂倫春族面臨的困境

作為一個長久以來生活在馬背上狩獵的民族,鄂倫春人們已經習慣了上山打獵下、水撈魚的生活,然而由於生產生活的需要,鄂倫春族人們不得不像漢族百姓一樣從事農業生產,首先鄂倫春族人們沒有從事過農業種植和養殖工作,所以在開始做這一項工作時並不那麼順手,然而隨著時間的改變,鄂倫春人將農業種植做的得心應手。

農作物緩慢的生長速度讓很多鄂倫春男子更渴望上山狩獵,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鄂倫春人開始適應了現代人的定居生活,逐漸跟著漢族人學會了相關的農業知識,突破重重困難並逐漸適應了安穩的城鄉生活。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鄂倫春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特有的習慣和民俗風情。鄂倫春族有一長時間生活在大森林中,所以在飲食方面以肉食為主,冬季由於狩獵比較困難,所以婦女們就會提早採集野果和野菜,用於度過冬季最寒冷的時段。

1.鄂倫春族以肉食為主

長久以來的狩獵生活使鄂倫春人的飲食以野獸的肉類為主,男人們外出狩獵之後滿載而歸,就會將打回來的獵物放在火上烤。將內臟處理乾淨之後,把大塊的肉插在木棍上,再放在篝火上烤熟,這也是鄂倫春人最常見的一種飲食方式。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鄂倫春人在製作飲食的過程中,喜歡將大塊兒的肉直接放鍋裡煮熟,然後再放一些野蔥花和食鹽,大概煮上一個小時就可以食用。由於狩獵生活影響使鄂倫春人逐漸習慣於生吃,就是直接將獵物狍子的肝和腎除去血水清洗乾淨之後,直接放鹽進行醃製,切成小片之後就可以放在餐桌上食用。

鄂倫春人還喜歡吃烤魚、燉魚、魚乾等食物,將新鮮的魚打上來之後直接放在火上烤,烤到八分熟之後再去除內臟和刮魚鱗,這種製作方法保留了魚特有的鮮味兒,食用起來極具民族特色。燉魚的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直接將魚切成小塊之後放在水裡煮,待食物上桌之後直接蘸鹽水吃。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2.鄂倫春人採集食物和野果備用

常年生活在大山裡的鄂倫春人並不是每天都能夠捕捉很多獵物,在食物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就會大量採集野菜和野果充飢,他們將採回來的柳蒿菜曬乾,這種柳蒿菜存放時間長,曬乾之後可以在冬季食物缺少的時候食用,用水直接將柳蒿菜煮熟了食用。

在大興安嶺一望無際的森林中,由於樹種繁多野果數量和種類也相對較多。秋季鄂倫春人會採取大量的野果,他們採集很多松子、李子以備食物短缺的時候食用,用山間的野果子煮粥和營養價值比較高,還具有美容護膚的效果。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3.鄂倫春人喜歡吸菸

由於常年的狩獵生活使鄂倫春人倍感疲憊,所以鄂倫春人喜歡吸旱菸,在當地也不論男女都有吸菸的習慣,最初鄂倫春人會自己製作旱菸袋,並且在自家門前都會種著大面積的旱菸葉。後來隨著和外界人們交流較多,紙菸也逐漸成為鄂倫春人的必備用品。

4.鄂倫春人的交通工具

鄂倫春人居住在大森林裡,所以其交通工具也比較原始。人們外出狩獵的時候都會騎馬,因此家家戶戶都會養馬。後來隨著大雪封山季節時間明顯延長,在追捕獵物的時候可以選擇滑雪板或者雪橇,也有的人會直接使用狗爬犁來運輸獵物。

鄂倫春人比較善於使用和製作各種交通工具,夏季使用狗爬犁或者馬來運輸獵物不太現實,鄂倫春人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製作成了樺樹皮船,這種交通工具在狩獵和運輸獵物方面都比較省力,遊獵民族在搬遷的時候也會使用樺樹皮船來運輸物品。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近幾十年來鄂倫春人的交通工具逐漸發展和多樣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鄂倫春人基本上都過上了定居生活,家家戶戶都購買了小型拖拉機或者汽車、摩托車,鄂倫春人不在因為交通不便而犯愁。

大山裡的少數民族注重禮儀

幾百年的發展和演變,鄂倫春人一直繼承者特有的文化習俗和禮儀習慣,他們對同族的人或者外來的客人都非常尊敬,鄂倫春人熱情好客,他們會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來招待遠道而來的賓客,以誠相待、以禮相待。

1.鄂倫春人的禮儀習俗

鄂倫春人雖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山裡,但是擁有最誠摯的禮儀和敬老愛老的習俗。鄂倫春人非常尊敬老人,晚輩們每次見到長輩或者年老的族人是都要請安,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屈膝的方法來向長輩請安。

兄弟姐妹之間互相見面也要相互問候,以表達對他人的尊敬。鄂倫春年輕人在外面騎馬捕獵的時候,如果遇到長輩也要下馬請安,這也說明鄂倫春人比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鄂倫春人還有一種磕頭請安方式,就是在每年的祭祖或者節慶期間,遇到族裡年邁的老人就要通過磕頭的方式來請安,以示對老人的尊敬。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2.與眾不同的節日慶典

鄂倫春族傳統節日種類並不多,他們比較重視春節和篝火節。春節對於鄂倫春人來說是非常喜慶的一個日子,大家都會圍坐在篝火旁訴說著這一年來的狩獵成果,春節主要用於慶祝豐收,也是這一年生產生活的總結。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篝火節。這也是鄂倫春族特有的一個民族節日,節日期間鄂倫春族的男女老少會盛裝打扮,年輕人圍繞篝火載歌載舞。篝火節主要是表現鄂倫春族人們對火神的崇拜,這代表遊獵民族對火獨特的敬意,因為有火才結束了他們茹毛飲血的生活,火賜予他們健康、賜予他們幸福和希望。


狩獵民族鄂倫春族,現在依然以打獵為生嗎?其有哪些民俗風情?


結 語

鄂倫春族是我國北方比較獨特的一個少數民族,一直都生活在大山裡過這遊獵生活,然而卻擁有其特有的生活習俗和禮儀方式,長時間封閉式生活並沒有讓鄂倫春族人們對其他民族的人和事產生排斥心理,相反他們更加熱情好客、熱情奔放,擁有博愛的情懷。

鄂倫春人們以其堅強的生活態度和堅韌的毅力,讓民族文化逐漸發展和傳承,並且一直擁有感恩的心。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鄂倫春人逐漸和漢族相融合,學習漢族的生產生活和語言知識,也為鄂倫春族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查干姍登 《論狩獵民族的身份分化——以鄂倫春族為例》

瑜瓊 ,豐收《試論鄂倫春等北方狩獵民族神話中的崇熊意識》

白梅 《淺談鄂倫春族服飾》

唐戈 《鄂倫春和鄂溫克:從狩獵民到農民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