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虧損並非疫情 竟是這個原因

一季度虧損並非疫情 竟是這個原因


1、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預告首虧

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已經結束,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普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幸的是,還有公司遭受“二重傷害”,炒股出現虧損,導致業績進一步惡化。據不完全統計,有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首虧,股票大幅下跌是業績轉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華茂股份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多達1.68億元。

評:曾被譽為“股神”的御銀股份去年通過炒股大賺近9000萬,但常勝將軍確實難做,今年一季度預計虧損4000萬元至5000萬元。其中,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4600萬元至-5500萬元,主要也是該公司證券投資虧損所致,基本上把去年的盈利虧回去一多半。俗話說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很多上市公司主營並非投資領域,只是小玩一下,但玩也是有代價的,華茂股份一季度因為金融投資出現的虧損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淨利了。對於投資者來說,要規避這種“不務正業”的公司,精選專注主營業務的公司。

2、科技類、大宗商品ETF申報迎窗口指導“暫緩”

油價的暴跌事件正在引發監管層的關注。記者從部分公募機構獲悉,包括原油在內等大宗商品ETF產品申報迎來窗口指導,要求“暫緩”。

評:對於原油相關的ETF產品申報“暫緩”是可以理解的,近期油價波動幅度很大,並且還有某行的某寶事件,對於投資原油的風險肯定要重新考量,對於類似的產品申報等環節也要“認真推敲”。而對於科技類ETF產品的影響,更多是短期心裡層面的,這個之前也有傳聞,不用過分解讀。並且無論上述哪個領域,只是針對的新產品,也就是增量,對於現有的並不會有實際影響。

3、通信網絡成為新基建排頭兵 專家預計推進將分“三步走”

隨著“新基建”範圍的明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領域成為新基建的主攻方向。在信息基礎設施中,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被放在了首位。

評:通過測算,預計2030年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而5G產業鏈環節眾多,信息基礎建設還是首先要做的,從5G各細分賽道的投資增量看,最快的包括小基站、光纖光纜、核心網設備、基站天線、濾波器、PCB等,已獲得了超過萬億元增量投資。經過這次定調後,衛星互聯網被首次提及,地位也明顯提升了,想象空間較大,但短期落地也比較難,或者說相關公司實際受益還需要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筆者(老師)個人觀點,供交流學習,請不要作為投資決策所用。紅學堂不對任何人的投資行為負責。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本文為【紅學堂】授權發佈於今日頭條-頭條號的原創文章,文章分析僅供參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紅學堂官方微信公眾號:hongxuetang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