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在被聲討了半個多月後,豐巢終歸還是不情不願的做了“讓步”。

5月15日晚豐巢發佈了《關於用戶服務調整的說明》,宣佈將12小時的保管期延長到18小時,併為之前已付費的用戶免費贈送一個月會員。

但在道歉的同時,豐巢也明確表示了付費業務不會取消,而在聲明發布的幾天後,上海首個停用豐巢的小區也發佈聲明稱會在20日開始小區自建驛站的試運營。

顯然豐巢的讓步並沒有能讓事件冷卻,這場五毛錢代管費引發的輿論大火,正在越燒越烈。

衝冠一怒為五毛

一切的開始還要從4月30日豐巢推出的超時收費服務說起。

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這不是豐巢第一次嘗試在取件上收費了,早在去年豐巢就因為取件前出現的讚賞收費頁面而陷入“誘導付費”的風波。

但讚賞可以跳過,這次的超時付費卻是明確要求的,意在推廣付費會員制度,這就讓一眾消費者炸了鍋,紛紛在網上聲討豐巢,眾多小區也開始抵制該服務,截至目前僅在上海就有超過百個小區停止了豐巢的櫃機服務。

在豐巢看來,超時收費的初衷是為了減少包裹佔用快遞櫃的時間,“方便快遞員為收件用戶提供更多高效的服務”,豐巢之後的聲明中也提到功能上線後12小時內取件比例提高了5%。

但在一眾憤怒的消費者看來,豐巢是“蹬鼻子上臉,胃口越來越大”。

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從一開始的送貨上門到超市便利店寄存,再到之後招呼都不打直接放入快遞櫃,可能還要跑一個小區去取,快遞櫃甚至佔用了小區公共面積,這些提高快遞公司效率的方案本就不該讓消費者買單。

快遞小哥也很委屈,自打有了快遞櫃後,每個月都要給豐巢上繳管理費,對於計件提薪的快遞員來說,每單配送提成大概在1元左右,給豐巢的保管費卻高達三分之一,現在因為不上門送貨還要被指責。

面對洶湧的抵制浪潮,豐巢卻選擇了強硬發信,超時付費規定勢在必行。

豐巢為何一意孤行?

有很多自媒體拿豐巢去年虧損8個億,成立五年虧損20億說事,卻沒提到豐巢用這20億的成本在全國鋪設了超過17萬臺快遞櫃,打造了一個估值百億的近似壟斷企業。

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圖片來自DT財經


這裡其實玩了一個思維陷阱,按照企業虧損邏輯,假設我花2000萬在北京買了一套房,每年收租金80萬,那我今年的虧損竟然高達1920萬。

如果這都要哭窮,虧損百億的滴滴和美團已經在申請破產了。

但在某一點上,豐巢的收入的確非常單一,僅僅能從快遞員存件費和快遞櫃廣告費獲利,付費寄件業務又和“爸爸”順豐衝突,嘗試在app上進行電商運營更是無人問津。

而這才是豐巢一意孤行原因,在短期無法大量增加快遞存貨量,又沒有新的獲利點的情況下,超時付費和會員制度顯然是豐巢一次新的嘗試,以此來滿足資本永不停止的增長慾望。

五毛錢事小,權利受尊重事大

很多人會說,不就是五毛錢麼,至於這麼斤斤計較,再說了人家也是為了給你提供更高效的快遞服務,防止某些人三四天不取快遞。

嚴格來說,在這次提出收費之前,消費者與豐巢及其他智能快件箱之間並沒有契約關係,也不存在契約關係中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問題。

為五毛錢折腰的豐巢,背後是想漲價卻不敢漲的快遞行業

僅就消費者來說,豐巢帶來了足夠多便利,但也帶來了顯性的負面影響,即“快遞員不經同意就將快遞入櫃”問題。

這個問題給消費者的負面體驗很明確。而現在豐巢想要在這種雙方沒有契約關係的情況下要求消費者付費,顯然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商品自主權。

五毛錢事小,但選擇權被無視事大,為五毛錢較真,是重申消費自主權。

不敢漲價的快遞

之所以出現快遞員不再送貨上樓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快遞公司大打價格戰,快遞價格的快速下滑導致。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快遞單價從2007年的28.5元/件,快速下滑至2019年的11.8元/件,快遞公司既想靠低價搶奪市場,又想減少開支,只能從快遞員下手。

在幾年前快遞員單件送貨上門的收益在2元左右,一天可以送一百件,而隨著各大快遞公司打起了價格戰,快遞員就只能被迫選擇將快遞放在快遞櫃中提高效率,雖然仍舊會被豐巢收走30%以上的收益,但總體效率卻能上升到一天四五百件,維持曾經的收入,同樣也減少了快遞公司的人力支出。

耐人尋味的是,在豐巢收費鬧得沸沸揚揚的幾天後,中通等多家快遞巨頭彷彿商量好了一樣發佈了漲價公告,卻在輿論壓力下迅速撤回了公告。

因此,我們在反對豐巢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應該呼籲快遞公司調整基層分配機制,不同價格對應不同服務,而不是一味給基層快遞員低廉的派送費,進而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