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製度!

在印度,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個人呢?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西方遊客住進了一家印度飯店,發現房間裡燈泡壞了,就叫人來換,結果一下子來了5個人。一個人負責搬梯子,一個人負責清灰,一個人負責換燈泡,一個經理在旁邊指揮,另外還有一個人,專門來陪這位遊客說話。遊客當場就雙手抱頭蹲下了,心想說,哎,我就要換個燈泡,你們怎麼來了這麼多人呢,不會是要打我吧。結果對方說:哦,因為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只能做與自己種姓相符的工作,比如這裡只有我是婆羅門,所以只有我有資格和您說話。當然這只是一個諷刺印度種姓制度的笑話,並不是現在印度的真實現狀,那麼現在印度的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來的,現狀又是怎麼樣呢?

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的由來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生活著一群黑皮膚的土著,叫做達羅毗荼人,但是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群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翻過了印度西北部的高山,進入了印度,這群生猛的雅利安人通過戰爭征服了達羅毗荼人,還把他們變成了奴隸。雅利安人覺得自己皮膚白,所以是高貴的種姓,而達羅毗荼人的皮膚比較黑,所以是卑賤的種姓。總之,這就是最早的種姓制度。但是光這麼分級還不夠,雅利安人覺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為了方便管理,乾脆按照職業,再劃分一下。於是管宗教事務的僧侶貴族就成了婆羅門,掌握政治和軍事權力的人就成了剎帝利,做普通工作的農民就成了吠舍,而可憐的達羅毗荼人就成了最底層的首陀羅。

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的理論

雅利安人搞出的這套理論叫做瓦爾納靈感來自於印度教,在印度有一部上古經典,叫《梨俱吠陀》,其實就跟中國的《詩經》地位差不多。這本書裡面有一首詩,叫《原人歌》,裡面就說,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胳膊,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你別覺得當腳就夠慘的了,還有一群人被排除在身體之外,連腳都當不上,這群人就是賤民,你看連名字都這麼慘。所以真正的分級不是四級,而是五級,賤民還有一個名字,叫不可接觸者,什麼意思呢,其他的那四個種姓都不能觸碰賤民,賤民走過的地方都要清理,連影子都不能和賤民碰上。在瓦爾納體系中,不同的種姓之間最大的特點是潔淨程度,搞宗教的婆羅門一天到晚祭祀唸經,覺得自己特別乾淨,而屠宰,捕魚,理髮,洗衣服,打掃衛生的人,就被認為是汙穢的,只能是賤民。為了保持潔淨,高種姓的人還倒騰出了一系列亂七八糟的規矩,比如高種姓的人不能吃汙穢種姓的人提供的食物。再比如,低種姓的男人不能娶高種姓的女人,但高種姓的男人卻能娶低種姓的女人。

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的發展和現狀

剛才介紹的瓦爾納體系基本上是一種宗教思想,流傳了幾千年,但到了19世紀,英國人把印度變成了英屬印度,英國人來了一看,哎,印度的傳統文化簡直是一部管理秘籍啊,一定要發揚光大,於是英國殖民者以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方式,像動植物分類一樣,把印度人分成了好幾十個不同的品種,彼此之間相互隔絕。英國殖民者說,某些高種姓的群體天生就適合當官,所以可以從事管理工作,而某些低種姓的群體天生就有反骨,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

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制度!

​這種管理辦法對管理者來說倒是方便了,但被管理的人就不幹了,你這是一刀切啊,你這不顧群眾的感受啊,你這管理水平也太低下了吧。所以印度獨立之後,立刻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並且明文廢除了不可接觸制,甚至還立法規定,不管是議會,政府機構,國企還是大學裡,都要給低種姓的人保留一定的名額,也就是說從法律上來說,種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已經消亡了,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種姓制度還存在麼?很遺憾,種姓制度流傳了幾千年,又在近代被殖民者一再強化,光靠法律已經很難消滅了。畢竟歧視就像惡性病毒,一旦在人的心裡紮下了根,或許就永遠都抹不掉了。

用最有趣的語言,帶你秒懂印度種姓制度!

本文來自科普短片柴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