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众所周知,学霸在班级里是头顶光环、身披彩霞一般的存在,受老师青睐,被同学羡慕。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就成了评判一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学霸无疑坐在食物链的顶端。学霸为何能称为学霸呢?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能安下心来长时间学习,专注力特别强,而普通“学民”却难以持久,这是为啥呢?

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出于本性,人都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相较于刻苦学习,我们更乐于网上冲浪、刷剧看漫画,即使在电脑前坐一天,也丝毫不觉得疲倦,这算不算一种坚持和毅力呢?在看电脑看手机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机械的重复动作而已,没有啥技术含量,所以做起来毫不费力。

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但是,一旦拿起书本、开始做练习题,我们身体就会本能的抗拒,因为这不掺杂娱乐性质,需要大脑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才能解决。对于这等费心费力的差事,一般同学坚持一两个小时就会激情消退了。

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现在图书市场上流行很多成功励志学书籍,很多家长朋友也希望孩子能开卷有益,借此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这类成功学书籍大都相似,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伟人、商界名流为例,比如“爱迪生百折不挠发明电灯泡”,“马云励精图治开创阿里巴巴”等等,在配上真假参半的名人轶事渲染烘托,初见让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但是这股鸡血效应持续不了太久,我们很容易被成功的快感打动和感染,但不了解成功的过程。

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可不是被鸡汤文浸淫的,学习习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像每天洗脸刷牙一般自然。养成学习习惯需要三步,第一步是确定目标。目标不同于远而大的理想,它需要触手可及并且可行,比如下次考试前进几个名次、背诵下几首古诗词等。确立目标的同时也确定对应的奖励,让内心产生学习的渴望,化被动为主动。

为何学霸能长时间学习,大部分人却难以持久,成功学都救不了?

第二步就践行,光说不做假把戏,学霸也不是一天炼成的。每天根据目标进行学习,目标有达成的时候,也有落空的时候,当怀疑和焦虑滋长怎么办呢?答案是行动起来。怀疑和焦虑根本上源于不自信,中学生面对小学试卷必定游刃有余,那么面对中学试卷为什么害怕呢?因为有些知识没有巩固到位,所以心虚。考试之前,你把知识点从头到尾筛查几遍,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问心无愧,你心里就踏实多了。

走好以上两步,就踏上学霸之路了。关于学习,你有什么好建议,欢迎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