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愛國嗎?從“三月不知肉味”看聖人的國家觀

“三月不知肉味”,說的是孔子的故事,謳歌的是專心致志的精神,滿滿的正能量。

然而,孔子是在專心做什麼呢?在當時的環境下,孔子的做法合適嗎?

我們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發現孔子的做法值得商榷。

孔子愛國嗎?從“三月不知肉味”看聖人的國家觀

孔子塑像

看《史記·孔子世家》的記錄: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齊處昭公乾侯。其後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孔子是魯國人,魯國是他的祖國。在他三十五歲,正是血氣方剛,應當為國效力的時候,國家卻動亂了。

孔子愛國嗎?從“三月不知肉味”看聖人的國家觀

孔子雕像

動亂的原因,是兩個貴族聲色犬馬,因為小小的鬥雞的事情得罪了魯國的君王——魯昭公。魯昭公率軍隊去討伐他們,不料卻反被反動勢力打敗了,只好流亡到了齊國。

這樣,魯國更亂了。作為曾經擔任過魯國司空的上層領導,孔子不是留下來平定動亂,與人民同甘共苦,而是一走了之,也去了齊國。注意,孔子去齊國,既不是昭公的“奔”,也不是一般的“逃”,而是“適”,是主動地去齊國的,不是被動、被迫。

到了齊國之後,他也不是按照他標榜的君臣之義,去找魯昭公商量穩定國內局勢的大事,而是想直接見齊景公。在未曾見到的情況下,他開始欣賞音樂了,並且愛上了一種叫《韶》的音樂,於是,他開始瘋狂地學習音樂了。

孔子愛國嗎?從“三月不知肉味”看聖人的國家觀

孔子畫像

“三月不知肉味”,標準的翻譯是:“三個月不知品嚐肉的味道”(《二十四史全譯》,許嘉璐主編,漢語大辭典出版社),連續好幾個月沒有去嘗一嘗豬肉的味道。沒有去吃肉,是因為他一心撲在音樂上。

這種傳統的理解,其實是不合邏輯的。他與齊太師共同研究音樂,齊太師是東道主,孔子是客人,太師的社會地位高,喝酒吃肉不是問題,太師不會招待孔子吃肉嗎?齊國是大國,應當沒有這麼小氣的貴族。所謂“食不甘味”的道理,孔子只是雖然吃著肉,但是卻沒有心思細細品味豬肉的味道罷了,並不是說沒有吃肉。

其實,按照《論語》“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說法,孔子連學習都不存在,就是單純地聽歌!聽醉了。我們也是醉了。

孔子愛國嗎?從“三月不知肉味”看聖人的國家觀

孔子

對於作為孔子祖國的魯國,當下動亂不堪,國君流亡在外,正是國難當頭的時候,“聖人”孔子卻在外國“吃著火鍋唱著歌”(《讓子彈飛》的臺詞),過著“聲色犬馬”的至少是“聲”的生活,真的合適嗎?

唯一的解釋是,孔子是以“天下”為己任,所謂“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天下面前,魯國算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