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家庭的,不是貧窮,不是出軌,而是孩子不懂感恩

毀掉一個家庭的,不是貧窮,不是出軌,而是孩子不懂感恩

對父母來說,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的源頭。

一個家走得遠不遠,就看孩子長大後,是否懂得“反哺”。

太多父母,本可以過得富足,卻為了孩子耗盡一生的積蓄,讓孩子踏在自己肩膀上。

之後,孩子“翅膀”硬了,卻把父母一腳踢開。

不懂感恩的孩子,瞬間就可以毀掉一個家庭幾十年的成果。

01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的“毒瘤”

俗話說,“血濃於水。”

世上最深的牽絆,莫過於父母與孩子。

對父母來說,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的源頭。

可不懂感恩的孩子,卻可以無限“稀釋”與父母的血緣關係,甚至反目成仇。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問題: “出身在四線城市,父母不能給你事業帶來任何幫助,你還心存感恩嗎?”

這種理直氣壯的口氣,一聽就是“白眼狼”所問:

如果父母不能助你“平步青雲”,難道就要忘了本?

如果父母不再有能力給你帶來幫助,難道就要“恩斷義絕”?

問題底下有一個回答,一針見血:“把你從蝌蚪這麼小喂到現在豬一般大,你還想咋滴?”

多少原本應該和諧美滿的家庭,因為孩子肆無忌憚的索求,變得搖搖欲墜。

他們就像一顆毒瘤,理所當然地圖謀著如何榨乾父母。

也不理會父母的小心翼翼,只管自己舒服,彷彿父母這輩子欠他們太多。

毀掉一個家庭的,不是貧窮,不是出軌,而是孩子不懂感恩

02

只知付出的父母,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人說,“做父母的,一輩子不就是為了給孩子做貢獻嗎?”

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誤區,以為一味地掏空自己,超負荷地“富養”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驕傲。

也不管孩子能否理解自己的辛勞,能否在內心種下感恩的種子。

結果,大半輩子的心血,換不來一句感激的話。

電視劇《安家》裡有一個故事:

嚴叔夫婦賣了幾十年包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終於攢夠錢,給兒子全款買房。

老夫妻倆以為苦盡甘來,拉著鋪蓋打算搬去新家時,才發現媳婦婆家早已住了進去。

最讓他們心寒的是,兒子沒有一點愧疚,也不管父母無家可歸,只是冷漠地說,“你們先回去吧。”

狗養久了尚且知道搖尾示好,不懂感恩的孩子連狗都不如。

但這一切,也是父母一手造成,他們或許足夠“無私”,但孩子領受得越多,表現得越不耐煩,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沒有父母不期待孩子孝順,不期待孩子“回報”自己,只知道給予的父母,時時委屈自己,卻從未享受過孩子的“報答”。

03

孩子懂感恩,是一個家興旺的跡象

梁曉聲說,“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

正是這種不完整的愛,讓很多家庭漸漸衰敗:

父母傾其所有地幫助孩子立足社會,孩子則把父母當成了“禍害”之源,恨不得父母不要來打擾自己。

毀掉一個家庭的,不是貧窮,不是出軌,而是孩子不懂感恩

大多數父母,顯然並不知道,父母愛孩子是近乎本能,而孩子愛父母,則需要學習。

只教孩子成才,不教孩子成人,這樣的孩子再優秀,也不會懂得如何愛人,如何妥善安排父母。

《詩經》中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父母生養、撫慰、養育、拉拔、庇護孩子,恩德大如天。

讓孩子知道自己擁有的一切,來之不易,是父母犧牲無數心血所得,不是為了算賬、索取回報。

相反,是使孩子學會珍惜、知恩。

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所有付出,都不會白費,而是轉變成激勵,最終回饋到家庭裡,進而走向興旺。

04

父母傾注一生的心血在孩子身上,孩子成家立業後,父母也老了。

孩子無情,就算再優秀,落在父母眼裡也滿是心酸、落寞。

不懂感恩的孩子,足以毀掉一整個家庭。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這一生的辛勞,才不算白費。

一輩子的教育,才算走對了路。

(韓九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