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更有力量:京東圖書攜手界面文化推出首個書系展

思想,讓人類成為地球上最特別的物種。一直以來,凝結著智慧和思想的書籍指引人類走到現在,並將走向未來。書系,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它能夠系統性地拓寬我們認知的邊界,豐富我們對世界的想象。

每年全國有許多和閱讀相關的評選與推薦,但多是針對單本圖書進行的,一直沒有關於書系的集中呈現。在今年世界讀書日前,京東圖書、界面文化攜手推出線上“文道-精選書系展”,在國內專家學者鼎立相助下,聚焦人文社科的七個類別、近百種書系4月17日正式呈現在讀者面前。

選書團成員、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表示,這次的書系展,對書系進行縱觀、對出版狀況進行整體檢閱,稱得上是一次創舉。

京東圖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對優質書系的推薦,讓讀書更具品質,讓閱讀更有力量。

讓閱讀更有力量:京東圖書攜手界面文化推出首個書系展


(小標)初衷:把愛書的心意傳遞給愛書人

作為圖書銷售平臺,京東圖書一直希望能夠幫助讀者選擇一些內容和質量更能引發讀者思考的書籍,讓那些被作者、出版者悉心呵護的作品換來屬於它的價值,把愛書的心意傳遞給每一位愛書人。

京東圖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之所以想到做書系展,跟那位在方艙病床戴著口罩讀書的“讀書哥”有關。“媒體對‘讀書哥’的報道,讓他讀的書也迅速走紅。這本書因為封面上大大的字母M,迅速被網民辨認出是理想國譯叢書系中的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受到這件事的觸動,京東圖書想把更多像理想國譯叢這樣的優質書系,推薦給讀者。恰逢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此次書系展適時推出。”

為了給讀者精選出有價值、值得留存的圖書,京東圖書聯合國內致力於提供優質文化原創內容的界面文化共同舉辦此次活動,並集合出版機構、專家學者力量,最終呈現給讀者一份優質全面的人文社科領域的精選書系名單,分為原創文學、引進文學、社科、歷史、藝術、新知和跨界七個類別,近百個品種。

(小標)出爐:媒體、出版機構、學界專家共參與

書系展對參展書系的出版時間沒有限制,但是要求參展書系已出版的圖書不低於5本,同時出版後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並具有寬廣的視野、有利於人類和社會的進步。

書系展首先邀請出版機構進行提報,在此基礎上主辦方進行了多輪補充和篩選,形成了一份有二百餘種書系的備選名單。之後邀請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尚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朱良志,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等九位專家學者組成選書團,精選出最終書單。任劍濤教授表示,選書時看到備選名單,感覺大開眼界。“凡是當代人站在現代文化的高度希望關心的問題都有涉及”,他認為這些備選書系從立意上都具有價值,“涉及學術、思想、文化、社會等領域,美不勝收,形成亮麗的文化風景。”

最終的書系名單,呈現從小而精到大而全的不同書系:既有面向細分市場的作品,如“汗青堂” “第一推動叢書” 等,也有面向宏觀市場的書系,如“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藝術與觀念”等;既有兼顧品質與市場的作品,如“譯文紀實”、“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也有廣受學術好評的作品,如“人文與社會譯叢”、“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任劍濤教授表示,這些圖書集中體現出中國出版行業的開放視野、國際眼光和現代視角,尤其顯示出在改革開放以後,出版界面臨著面向市場的新課題之後的成果。

(小標)聲音:優秀的書系本身就是品質的保證

雖然“文道-精選書系展”剛剛上線,但在活動籌備過程中就已廣受關注和好評。

新版三聯書店“新知文庫”策劃編輯徐國強表示,參與書系展的圖書推薦對他來說是件新鮮事兒。“與電商合作的、綜合性質的書系評選我是第一次見。”他認為書系展對讀者非常有意義。“專業的讀書人會關心圖書的版本,關心出版社、譯者;但普通讀者或許不具備這樣的選書技巧;優秀的書系,由於選書和做書的環節有自己的標準,而且經過了時間和市場的檢驗,本身即可以作為品質的保證。”上海譯文出版社社科編輯室主任、“譯文紀實”系列叢書策劃編輯張吉人也認為,優秀的書系在選書標準和製作能力上都有保證。“從處理稿件、譯稿,到裝幀製作,再到成品,是有一定標準的。”

任劍濤認為,書系展是一次與讀者的交流。他說,每個人因為職業原因都會有所侷限,但都需要了解更加廣闊的社會,書系展是很好的渠道,提供珍貴而豐富的精神養料,幫助我們打破僵化的審美、知識和趣味。書系展的評選對出版行業也具有意義。他認為,界面文化這樣的評價性機構和京東這樣的商業平臺一起舉辦書系展,對書系進行縱觀、對出版狀況進行整體檢閱,稱得上是一次創舉。

“過去圖書的評比集中在’某一本暢銷書’,主要是對當季單品的把握,書系展重視的是品牌,不是單品。”選書團成員、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仇鹿鳴認為,這會讓更多人看到,優秀的、長線的品牌需要長期的堅持,這對中國出版的成熟具有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