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處引用,各有巧妙 ——《鄧稼先》教學反思之二

【導讀】

《鄧稼先》一課篇幅較長,而且不同於一般的寫人記敘文,形式和內容都比較“散”,並沒有系統地介紹鄧稼先的事蹟,內容上沒有一條明晰的主線,還插入了背景、詩歌、古文、電報等內容。

但是課文的主旨是集中而鮮明的。在學習課文時除了把握好課文的“人文性”之外,就要著力挖掘課文的“語文要素”,引導學生精讀,細讀,以提升學生相應的語文能力。

我個人認為,課文中的三處引用值得揣摩品味,學習模仿。


三處引用,各有巧妙        ——《鄧稼先》教學反思之二

01

《弔古戰場文》的引用。

課文引用的文字如下:

浩浩乎!平沙無垠,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餘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此處引用,描繪出大漠廣闊荒蕪的景象,烘托出淒涼慘淡的氣氛,從側面襯托出鄧稼先無私愛國、鞠躬盡瘁的高貴品質。

02

歌詞的引用

課文引用的文字如下: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

要將隻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此處引用,正面襯托出鄧稼先一腔熱血、精忠報國的可貴精神。


三處引用,各有巧妙        ——《鄧稼先》教學反思之二

03

電報和書信內容的引用。

課文最後一個部分,作者引用了自己給鄧稼先夫人的電報與書信中的幾段話,起到了深化中心、收束全文的作用。

這三處引用,角度不同,作用各異。值得孩子們揣摩學習。而且這種插入一筆的寫法,在七年級語文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有運用。這種宕開一筆的寫法,讓文章跌宕起伏,搖曳多姿,富於變化之美。也是值得學生學習模仿的。

2020年4月21日


三處引用,各有巧妙        ——《鄧稼先》教學反思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