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萬曆四十六年,1618 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所謂名正則言順,歷史上對於努爾哈赤所發表的七大恨有很大的爭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所說七大恨根本站不住腳,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第一恨,明朝無故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和祖父。

殺害父、祖,那確實是不共戴天啊。可是他知道,此事是明軍為了懲戒掠邊“夷首”阿臺,出邊攻打的古勒城,其父、祖跟著明朝攻城時被誤殺的,並不是明朝有意為之,而且明朝事後承認錯誤,歸還努爾哈赤祖、父遺體,並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使努爾哈赤承襲祖職為都指揮,後又以其父有“殉國忠”,晉為都督僉事,這也是明廷彌補其過之舉。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可是他揣著明白裝糊塗,反正是被明軍所殺,無論是故意還是誤會,都不重要了

第二恨是說明朝違背誓言出邊,偏袒葉赫、哈達,欺壓建州。

這一恨有些強詞奪理,難以成立。建州與明遼東守臣立碑刻誓,僅僅是指雙方邊民不要越界,以免因採參伐木引起爭端,但建州本身就屬於明朝的轄地,明兵當然可以進入女真地區,調節糾紛,懲治違法之人,當然是名正言順的。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至於為什麼偏袒葉赫、哈達等部落,努爾哈赤心裡明鏡,他在萬曆十九年(1591年)斥責葉赫納林布祿貝勒逼其投降,因而引發葉赫部的反抗,明軍介入是為了平衡雙方勢力,並不是偏袒葉赫、哈達等部落。

第三恨是說明朝違反雙方劃定的範圍,強令努爾哈赤抵償所殺越境人命。

這一點明朝確實有些欺人太甚,說是一恨不為過。

第四恨是葉赫由於得到明朝的支持,背棄盟誓,將努爾哈赤已聘之女轉嫁蒙古,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老女”之爭事件。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公元1593年,葉赫布寨、納林布祿貝勒等九部聯軍,被建州大敗。第五年,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共同遣使,請求和好互相結親,願以布寨之女許與努爾哈赤,以納林布祿之弟金臺石之女許與代善,努爾哈赤遂籌備聘禮,與四國“歃血會盟”。

但不久,納林布祿即背盟違誓,將金臺石之女嫁與蒙古喀爾喀齋賽貝勒,將布寨之女另許他人。因為此女美貌過人,是滿蒙口口相傳的美女,然後紅顏薄命,由於政治角逐,雖然十五便許聘,但幾經改聘,至到三十三歲,仍未嫁娶,成為“老女”,最後嫁入蒙古,一年而亡,實為可悲。

但是這個事兒並不能怨明朝,之所以悔婚,是因為有殺父之仇。當年九部聯軍大敗,布寨貝勒被建州兵卒“掩而殺之”,後葉赫部索要屍體,努爾哈赤將其屍體分為兩半,只歸還一半,如此深仇大恨,焉能不報?所以這一恨,算是努爾哈赤強加給明朝的。

第五恨明朝不許收割柴河、三岔口、撫安三路莊稼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這個事也是出入很大,當時的柴河等地,原本屬於哈達王臺、孟格布祿的地界,努爾哈赤滅了他們之後,就派人在這裡耕種,但是明朝一直不承認他滅哈達這個事兒,認為這是謀逆之事,而且這個地方接近葉赫和明朝邊境,威脅明朝的安全,所以明朝一直都不允許建州女真在此地耕種,而努爾哈赤每年依舊派人侵墾收穫,所以說這個事也是努爾哈赤強詞奪理。

第六恨偏聽葉赫之言,遣人侮辱建州

這個事是上一件事的延續,指的是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萬曆帝遣守備肖伯芝宣諭撫臣意旨,責令建州退敵退兵,不要耕種哈達的土地,不要攻打葉赫部,責令建州退地退兵,不要耕墾哈達之地,不要攻打葉赫。努爾哈赤將此事列為一恨,也是差強人意。

揭秘:如何評價努爾哈赤反明的“七大恨”,到底有多麼的不靠譜!

第七恨為明朝責令建州退還哈達,恢復其國,偏袒葉赫。

《滿洲實錄》記載“哈達助葉赫侵吾二次,吾返兵徵之。哈達遂為我有,此天與之也。明國又助哈達必令反國後葉赫將吾所釋之。哈達擄掠數次,夫天下之國互相征伐,合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死於鋒刃者,使更生既得之,人畜令復返,此理果有之乎?天降大國之君宜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先因呼倫部(即前九部)會兵侵我,我始興兵因合天意,天遂厭呼倫而佑我也,明國助天罪之葉赫如逆天,然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妄為剖斷此,其七也。”其實就是對第六恨的辯解,這裡就不多說。

其實縱觀七大恨所說事實,雙方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闡述而已,明代對女真的統治策略簡而言之,無非四個字,“分而治之”。基本上哪一部落氏族強一些,就聯合較弱的部落削弱一下,形成各部落氏族的均勢。

而建州女真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沒有辦法繼續通過交涉途徑解決,最終必然要打一仗,同時也說明了軍事確實是政治的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