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發現大型制藍工場遺址!

近日,羅定市分界鎮金垌村委發現多處明清時期的制藍工場遺址,這是繼2009年我市發現廣東首個古代“種藍制靛”工業遺址後,又一重要發現。 

羅定發現大型制藍工場遺址!

4月21日,羅定市人大、博物館、社科聯、文廣旅體局及市博物館文物工作組來到金垌村委,對發現的“制藍”工業遺址進行考察測量。金垌村委高塱腳、高塱頂、艮頭、牛暗符、大嶺、大嶺中、大嶺頭等地方,發現7處遺址。這些遺址海拔處於193米至300米之間,每處遺址各有大小與數量不等的制藍用的圓池、方池,圓池直徑最大的有5米多,有部分圓池直徑3米多。其中艮頭制藍工業遺址保存最完好,可以看到完整製作工序場景,圓池方池分四層設計,最高層是一些小圓池和小方池,接著下一層是5個大圓池,再下一層是2個大圓池與3個大方池,最低的一層還有一個大方池,這些圓池和方池都有出水口,可流向下一層的池。據文物工作者初步考察,這些制藍工場應建於明、清朝時期。 

羅定發現大型制藍工場遺址!

現年76歲的金垌村村民歐洪發,是這裡土生土長的“種藍制靛”人,見證了這裡“種藍制靛”的輝煌歷史。據他講述,還原了這裡村民種藍草以及利用這些工場制靛的工序歷史情況。歐洪發說,他十四五歲就跟父親在山上種藍草制藍,藍草要先育苗、後插枝生,種半年可割,一年割兩次。割回來的藍草放進制藍工場的藍壺(即大圓池),他家的一個壺可浸五六百斤藍草,用清水浸泡4天。浸藍葉的同時,用另外的小壺(小方池或小圓池)發石灰水,一個大藍壺大約放20斤石灰。4天后藍壺的藍草已漚發浸溶,撈開藍草的藍葉,把發好的石灰水放進浸泡藍葉的壺,用燙耙把石灰和藍葉水打成豆腐漿樣的稀靛,就成為了黑靛。稀靛沉澱2天后,放到下一層的方壺(方池),在方壺沉澱3天后,放開上面的稀水,底下的漿用紗布隔開後再放到下一層的方壺(方池),就成了膏狀的藍靛。把蕉葉放在籃底,把藍靛挑起來放在籃上,就可以拿去買了。村民們有的兩三戶合起來制靛,也有廠商收購藍草建工場制靛,當時圍底等地有染坊收購藍靛,村民做好藍靛後,用肩挑步行到羅城、圍底等地去賣,也有商行收購靛運到廣州去賣的。一個藍壺600斤藍草可制藍靛100多斤,人工挑去賣時一般一擔藍靛有七八十斤,早時還收白銀。歐洪發經常和村民們半夜結伴到羅城、圍底賣藍靛,要走一天路,到夜晚很晚才回到家。當時的種藍制靛產業興旺發達,金垌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藍草,大嶺山的兩邊以及其他地方都建有工場,村民或工人在工場制藍靛時場面非常熱鬧。  

北魏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種藍》專門記述了從藍草中撮藍澱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於甕中,率十石甕,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澱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甕中,藍澱成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藍澱工藝操作記載……  

據民國《羅定志》記載:“植物:藍。藍有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青,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四區雲致所出藍米最佳,歲約三十石,粵西人爭採之為澱。”據康熙《羅定州志》記載:“物產:靛。”這是羅定市的史書記載有關植物藍草與物產藍靛的內容。羅定市種藍制靛有著悠久的歷史,羅鏡鎮的水擺舊圩,明清兩代是羅定特色藍靛﹑生鐵﹑茶葉﹑木材的集散地,廣州﹑佛山染布作坊﹑商號多派人來駐地採購,然後用船運出,藍靛及其製品也成為當時南江流域輸出海外的重要商品,羅定市的“種藍制靛”產業曾經盛極一時。 

至目前為止,羅定市發現的制藍遺址有位於龍灣鎮南充村委會龍灣景區內的龍灣制藍工場遺址,位於分界鎮金河村委會大坪腳坑口坡地金河制藍工場遺址,位於羅鏡鎮水擺村委會水圍東村水擺舊墟遺址曾是藍靛的集散地,位於羅鏡鎮新東村委會河口村新榕河口新榕口制藍遺址為染坊遺址。這次發現的分界鎮金垌村委的7處制藍工場遺址,是繼上述這些制藍遺址之後的又一重要發現,規模十分宏大,古時金垌上下沿線山兩邊延綿十里的制藍大廠,明清時期羅定直隸州制藍盛況可見一斑。為進一步填補廣東省山區近代經濟發展史的空白,探討粵西山區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提供更多的實物資料,為我市制藍的重要史料提供有力的佐證,值得深入發掘研究。


雲浮融媒中心

通訊員:傅雪蓮

編輯:賴秀梅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