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通过一些史书典籍,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一些很有名望的大臣,有的大臣是因为清廉正值名流前世,比如说包拯,也有的奸臣遗臭万年,比如说秦桧。在说起清朝的大臣时,有一个人可谓是鼎鼎大名,他就是和珅,是乾隆很重视的一个官员,他之所以能够名留史册,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人,替乾隆皇帝解决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也很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同时他又是朝廷中最大的腐败官员,贪污钱财非常严重,乾隆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并没有因此就把他除掉,甚至还非常重用于他。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这并不是乾隆昏庸,他这样做也是有着一定的政治考量,甚至在他临死的时候,还抓住嘉庆的时候告诉他,不要杀和珅,但是他却没有听父皇的话,直到15年后才明白父亲这样说的道理。乾隆皇帝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的父亲带到了皇宫里,康熙皇帝非常的喜欢他,也教了他很多治国的道理。康熙非常重视乾隆,告诉他怎样去看待人民,怎样去管理大臣,乾隆当上皇帝之后,对于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有才能他就会任用,不管对方的出身如何,只要本身有才能对国家有所帮助,他就敢用。比如说被流放过的纪晓岚,不会说话的阿贵,还有经常冒犯他的刘伟,都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和珅,和珅的出生也是比较好的,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但是不幸的是父母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只留下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当时因为家里没有大人,他和弟弟的年龄又比较小,所以家里的亲戚就想要占领他的家业,但是比较幸运的是,在老仆人的保护下,兄弟两人健康的长大了,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也尝到了世间的苦涩,所以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再受别人的欺负,所以努力奋发,他经常熬夜读书,来增长自己的知识,熟读经书典籍,长大后就已经精通了四国语言。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了皇宫,刚开始只是一个皇宫中的一个小侍卫,但是他很有才能,能文能武,很快就被皇帝注意到了。有一次,西藏活佛送来一个奏折,但是奏折是用藏文书写而成的,朝廷大臣没有人能够认识,挣到乾隆一筹莫展的时候,和珅走了出来,告诉皇帝自己可以翻译,并把翻译好的奏折交给了皇帝,他的才华和优势也在皇帝面前显露了出来,从此皇帝越来越重视了他,他也因此走上了光明大道,官越做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大。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和珅不光有着较好的才能,而且也特别的善于把握皇帝的心思,知道皇帝想要什么,讨厌什么,当皇帝每次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和珅都会提前将事情处理好,不会让皇帝烦恼,皇帝越来越欣赏他,也越来越重用他。时间长了,和珅的权力大了之后,就开始变得贪污起来,但是皇帝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知道和珅的做法比较腐败,甚至对朝廷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皇帝也知道,和珅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可以做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虽然有着很大的贪心,但是在大事上却是非常明确的,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在皇帝看来,和珅只不过有些贪钱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非常的信任他,虽然和珅是朝廷上有名的贪官,但是处理事情的手段却非常厉害,乾隆很多朝政都是和珅帮着处理的。虽然和珅在朝廷上并没有多好的声望,在民间也是有名的贪官,但是也因为如此,皇帝更加信任他,把很多事情交给他来办。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乾隆快要去世的时候,叮嘱他不要杀和珅,他虽然表面开口答应了,但是内心却是不愿意的,他非常讨厌和珅,所以在乾隆去世没多长时间就把他杀死了。和珅死了之后,嘉庆还是非常开心的,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好事,但是随之烦恼也接踵而来,没有了和珅,整个朝廷上也没有了能够做事情的人,在遇到一些大事情的时候,朝廷的大臣都会相互推搡,不愿意让事情掉到自己的身上,大家都是明哲保身,没有人愿意帮皇帝做事,皇帝对此也是非常烦恼的。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知道其中道理

15年后,嘉庆皇帝召集史官编写了一部书,名字叫做《和珅流传》,史官为了迎合嘉庆,把和珅记载成一个非常贪婪腐败的官员,但是当嘉庆读完这本书之后,直接将这本书扔到了地上,非常生气的对官员说,和珅并不是贪婪腐败一无是处,这名官员听到皇帝的话后非常害怕,连忙跪到地上请罪。嘉庆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父皇临终前为何那样嘱咐他,因为和珅虽然腐败,但是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臣,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而且他贪污腐败,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制约,这样才能抵制他在民间的威望,皇帝用他的时候才比较放心,不担心他会影响自己的皇权,没有了民心的和珅,也不用担心他会造反。可以说,不管是哪个朝代,皇帝是非常多疑的,对于一些功高盖主、非常完美的官员,皇帝都是不敢任用的,害怕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而只有那些有缺点的大臣,才会放得下心去用,这也是一种制约手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