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宋詩人黃庶《探春》一詩,探看古人感悟春意與場景再現

現下已是晚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節氣也過了。愛春之人,徒留惜春之情。若用詩文表達,重在其意。表達特徵的敘述或鋪陳,惟妙惟肖見佳,猶似春來一枝吐新芽、一樹梨花壓海棠。加入作者的情意,讓景物人格化,體現出描繪者見物景時的所感所思,內心的慨嘆具陳,宛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當然,詩文也可能寫景同時寫情,過程中又能宕出物和景的形象和個人情感,由此上升到社會人的人生經驗感悟,而後用意境來呈現,讓人回味無窮,好像那“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從北宋詩人黃庶《探春》一詩,探看古人感悟春意與場景再現

對宋人黃庶七言絕句《探春》“雪裡猶能醉落梅,好營杯具待春來。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的好奇,來自今天看了百家號一文化達人的解讀。

依我讀古詩的習慣,大概率得先弄清詩本文字。黃庶的《探春》的確沒有生難僻字,還原詩人寫詩的心態,就需要全詩的文字中去找還原點。首句何景?雪裡梅花落,猶能醉。詩人醉於什麼?二句有迴環:正好整治杯具飲酒等待春來。適時春來還早,雪裡落梅,也可能是晚冬吧,可能根本就是早春,詩中沒有點明,只說了“猶能醉”,或許就是酒喝多了點,酒勁上頭產生了美好的聯想。三四句虛實相映,實寫春風這把剪刀、尺子試新法,裁剪出了“萬葉千花”新景象。裁剪的擬人手法並非黃庶首創,唐人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已用過,他的出新就在實寫了春意“萬葉千花”新景,由春姑娘一手鬼斧神工而成。之前的奼紫嫣紅,之後的百樹千葉,大自然的春季美好可愛,又得到了一次新印證。表達出來,卻又與唐詩人高適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相似,不得不佩服詩人的匠心獨運。


從北宋詩人黃庶《探春》一詩,探看古人感悟春意與場景再現

讀完詩本文字後,我也會查一下相關資料。發現《梅花落》是漢樂府中二十八橫吹曲之一,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數代一直流傳不息,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想著詩人大抵還是那日聽了這個曲子,或者作者看著“梅花落紅雪裡埋”讓他好似清空中聽了《梅花落》的笛曲,或者當時鄰院中就有人在演奏這曲子呢?也不好說,這裡是不是借用了唐詩人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中折柳笛曲呢?


從北宋詩人黃庶《探春》一詩,探看古人感悟春意與場景再現

好聽的純音樂-梅花落

再查資料,《宋詩鑑賞辭典》第173頁今人李敬一集評:“這是一首即興寫景小詩,嚴格地說,它只是表達了詩人一種閒情逸致。詩中洋溢著一股歡暢、驚喜的情緒:驚喜於白雪落梅的早春奇特景色,驚喜於春天氣息的萌生,驚喜於見梅落而知萬紫千花之更新。詩題中之‘探’,正表露了一種追求和喜悅。整首詩的格調是清新的:冰清玉潔的景象,芬芳醉人的酒香,飛雪迎來的春意,驚喜暢適的心緒……。這便是意境,這便是此詩所獨具的美感。”但我不太贊同的“驚喜”說,但是讀者對照《紅樓夢》“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系列的取名,也就知道宋代、明清不同時期的古人,對探春有著異曲同工的理解。


從北宋詩人黃庶《探春》一詩,探看古人感悟春意與場景再現

這倒又讓我記掛起與黃庶同時代的詩人兼工墨竹知名畫家文同(一○一八~一○七九)。他也寫過首句平起入平韻式七言絕句《探春》“豳郊寒重勒春遲,消息如今尚未知。只是垂楊最先得,每朝來覓向東枝。”一詩。這探春,卻似早春二月。不知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