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酒文化一直都處於世界前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釀酒技術不斷髮展,到了現在,早已變得爐火純青。此外,釀酒技術是一方面,飲酒規矩又是一方面,在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下館子吃飯時,一般都會叫店小二篩上幾碗好酒,那麼這個“篩”字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關於武松在景陽岡上喝酒的情節,原文中是這麼描述的:只見店家拿了三隻碗,一雙筷子,一盤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了一碗酒。可是在電視劇中,這個場景被店小二表現為倒酒的行為,難道篩酒和倒酒是一個意思?據悉,在湖南方言和客家話中,篩和倒確實是相通的,倒酒可以說為斟酒、吃酒;倒水和倒茶也可以說成篩水、篩茶。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施耐庵所處的大明王朝是沒有流行普通話的,而他在書中的措辭,也難免會受到方言的影響。另外,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也曾出現過“篩酒”一詞。可見,“篩酒”這個詞並不是《水滸傳》的專屬,而是中國古代民間的通用詞彙。不過,即便是通用詞彙,也應該與實際相關聯,既然古人用了“篩”字,那麼這酒,想來也一定要篩過才好喝。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於是,不少人都會通過“篩”這個字,聯想到“濁酒過濾”這一件事上。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一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謝眺在《制在郡臥病呈沈尚書》一詩中寫道: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此兩首詩中提到的“綠蟻”,其實就是酒面上的綠色泡沫,古人在喝酒時,往往要將這層泡沫撇掉,否則會影響口感。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另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認為,蒸餾器在元朝時期才被髮明出來,而宋朝的酒是發酵酒,也就是現在的黃酒,在釀酒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民間小作坊釀製的黃酒,大多都是低劣的濁酒,所以梁山好漢在喝酒前,必須要讓店小二先“篩酒”。然而,篩酒只能去除較大的酒糟和沉澱,卻無法改變酒體的色澤觀感,那麼,為何武松在刺配孟州路過十字坡時,卻能看出孫二孃在酒中下了蒙汗藥呢?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武松行走江湖多年,能靠鼻子聞出來酒的味道不對也就罷了,但他卻能從渾濁的酒水中察覺到蒙汗藥存在,這就說明,宋朝時已經出現了蒸餾酒,而且武松還沒少喝過。他之所以會在每次喝酒時都叫店小二“篩酒”,想來是多年的習慣所致。不過在《水滸傳》中,“篩”卻不是過濾的意思,而是“倒”。原文中寫道:老兒扶李逵上面坐了,滿滿地篩一碗酒。

梁山好漢下館子時,通常會叫小二篩酒,為何酒要提前“篩”一下?

在那種情況下,老頭自然不能先將酒過濾一遍,然後再加熱,而是直接給李逵倒滿酒。此外,後面的“李逵接過來便,老頭兒又來勸,一連了四五碗”,也說明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並沒有慢慢去除雜質的機會。因此,“篩酒”只是倒酒的意思,並不是過濾。加熱的過程,這只是一個方言習慣罷了,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