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道丁系統

英國防空系統的早期預警、攔截和指揮控制部分在道丁元帥擔任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總司令時已被廣泛稱為“道丁”系統,

因為他將計劃和執行部分整合到了一起,而當時所處的時點已經非常接近戰爭爆發了。這套系統是世界首創,將北至蘇格蘭、南至英格蘭南部海岸的各部分連接成網。戰鬥機司令部指揮和控制系統的內部運作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屬於高度機密。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德國人遠未發覺雷達系統的存在,他們著手研發和使用自己的類似系統,但他們在不列顛戰役中的最大弱勢是未能正確瞭解戰鬥機司令部在指揮和控制體系中扮演的角色。

他們的注意力被20世紀30年代後期在英國海岸線上建設的規模巨大的天線陣列和混凝土掩體吸引,後來才知道這些設施是鏈向雷達站,即使他們意識到沿岸雷達鏈條的用途,但是也沒有完全認識到其更多的作用。因此,他們只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雷達站進行了零敲碎打的空襲,行動過程也只是應付差事。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那就是說,德國空軍對這些雷達設施發起的相對有限的攻擊,僅僅使一些雷達站暫時癱瘓。如果他們持續對其進行攻擊,那麼戰鬥機司令部會迅速失去“耳目”,最後戰役的結局恐怕會有很大的不同。事實上,徳國空軍無法“看到”他們努力的成果,僅僅是羨慕那些鐵塔的堅固,它們很難被炸倒,加固的掩體也難以被炸彈命中或被有效壓制。

然而,他們沒有洞察到一個事實英軍的基礎設施,尤其是發電設備和通信設備已在空襲中遭到破壞,雷達站也因此癱瘓,即使在空襲過後從雷達站外表上看不出什麼損毀痕跡,所以很難根據設施的外表判斷打擊效果。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無線電定向

防空體系的基石是無線電定向(RDF,雷達)站網絡和1940年夏季由22座鏈向雷達站組成的雷達探測鏈,另外有30座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站負責探測低空飛行的飛機,作為雷達網的補充。這些站點(戰爭開始時不是所有站點都具備使用條件)的設立位置在理論上要確保每架接近英倫三島東、南和西南方向的飛機都能至少被兩個鏈向雷達站發現。

在開戰之前,德國人逐漸發現了鏈向雷達站的存在,架設在高達107米的塔架上的格柵狀天線非常引人注目,於是德軍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多次派出“格拉芙・齊柏林”飛艇對站點所在區域實施空中偵察。但是戈林元帥的顧問堅信操作這些設備的人員無法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識別出大編隊和小編隊的飛機,而且在大量飛機同時接近的時候,系統會不堪重負而罷工。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可見,英方對其早期預警系統效能的保密措施是非常成功的。鏈向雷達站在理論上可以探測到距離自己160~320千米範圍內的飛機,但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大氣條件、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敵機的飛行高度以及友機或自然物體散射的回波等。距離海岸線96~128千米或更遠的來襲機群的準確位置很難確定,只能大概估計,雖然常常含糊不清,但在距離更加接近時探測結果會變得更準確可靠。

所有的雷達站,除了10團(該團負責向團司令部的西部情報鑑定室彙報)所在區域中的那幾座站點外,均通過電話線路向位於本特利修道院的皇家空軍地下情報鑑定室彙報情況。在這裡,情報由鑑定員和防空情報鑑定中心主任進行篩選並顯示在一幅網格地圖上,由接線員通過內部通話線路傳達到鄰近的指揮作戰室和相關的集團與區域作戰室。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在通常情況下,從前方雷達操作員發現情況並彙報到對應的圖標出現在作戰室中大概需要4分鐘的時間。英國官方將建立在英國海岸線上的鏈向雷達站稱為“空軍部試驗站”,這個含蓄的命名掩蓋了這些高度機密的站點的真實用途。圍繞著這些站點的奇怪建築的大量猜測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最著名的傳言就是高塔上的天線會發射一束“死亡射線”,照到敵機的發動機後,發動機就會停車。

如果人們知道真相的話,那麼其中的那些“腦洞大開”的人恐怕就會想象到這些高聳的天線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探測到任何接近的飛行器。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1940年,英國空軍部試驗站共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AMES1型鏈向雷達站。

另一種是AMES2型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站。

這些雷達站組成的探測網絡在1940年間不斷髮展壯大。截至當年7月,英國東、南和西南方向的海岸線沿線共有21座鏈向雷達站和29座低空探測雷達站,包括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和在建的。這些站點將設得蘭群島至彭布魯克郡海岸連接在一起,但卻不在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直接指揮和控制下。這些站點是皇家空軍60(信號)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鏈向雷達站

AMES1型鏈向雷達站的工作方式類似於泛光照明燈”,這是第一種建立在東部和南部沿海的無線電測向站,包含高度為110米的自持式鐵塔和矮一些的安裝有無線電接收陣列的木質格柵結構的塔架。這些設施只能向海面方向的扇形區域“暸望”,一旦飛機飛到雷達站的後面,雷達就看不到它們了。每個站點都有巨大的混凝土構築物、,以容納並保護核心設備一一無線電發射機、無線電接收機和發電機。

外圍由巨大的防爆牆保護,屋頂的擋土牆內築有數噸重的可吸收爆炸衝擊波的瓦片,核心設備得到了妥善保抑。每個站點定員123人,但其中大部分人員的工作地點距離站址有一定的距離。雷達站全年365天保持每天24小時工作狀態,對所有接近英國海岸線的物體進行實時監控,站內工作人員通常實行“三班倒”。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鏈向雷達站的無線電發射裝置通過可拆卸的水冷閥門實現冷卻,發射功率為1000千瓦,工作在兩個波段上,即10.10~13.27米和5.9~7.1米,但主要工作在更長的波段上。

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站

AMES2型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站是設計用來探測和報告低空飛行器的、適合部署在海岸線上的“橫樑”雷達站。

天線裝置由五縱四橫天線陣列和名為“卡利頓”的動力驅動旋轉機構(每分鐘1~3.3轉)組成。該設備的天線陣列持續旋轉,天線既發射電磁波又接收回波。整個天線安裝在一個6米或56米高的塔架上,塔架高度根據自然條件和站址的海拔高度來選擇。雷達的工作波長是1.5米,峰值發射功率大約為150千瓦。

戰爭機器的“耳目”:史話二戰英國防空雷達,是如何成為取勝關鍵

一座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站的標準人員配備大約為74人,由英國皇家空軍和空軍婦女輔助隊的成員組成。與鏈向雷達站不同低空飛行器遠程警戒雷達的天線陣列是旋轉的,可全向探測,探測範圍受到站址的自然環境條件和周邊地形地貌的制約。然而實際上,這種雷達在1940年只能探測並跟蹤來自海面上空的飛機或機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