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戰取勝,離不開唯物辯證法指導

■王錫森

(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學基地研究員 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講師)

“疫”戰取勝,離不開唯物辯證法指導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制定方針策略,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哲學基礎。

遵循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其根本原則是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防疫阻擊戰就始終貫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這一指示把握住了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和迫切需求,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直接依據和前提。同時黨中央以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堅決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肅問責作風漂浮、敷衍塞責、扯皮推諉、弄虛作假的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確保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了實處。把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從無謂負擔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抗疫一線工作中。要求各省份特別是縣必須要按照自身情況合理制定措施,及時糾正偏頗和極端做法,實行差異化的精準精確防控,分類指導、分別施策,不搞“一刀切”。實事求是的精神還體現隨疫情形勢調整施策上,從2020年農曆春節至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員會召開9次會議,每次會議都根據疫情表現出來的階段性特徵制定了相應的議題,準確把握了不同時期疫情防控的特定要求,體現了對客觀實際的主動適應。正是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風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最重要的遵循。

辯證唯物主義在強調物質第一性原則的同時並不否認意識或者精神力量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反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以愛國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風險擔當精神、團結精神、鬥爭精神等為代表的中國精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些精神堅定了我們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念,號召著每一位社會成員不論性別、民族、職業、年齡都力所能及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從而凝聚成了強大的中國力量,成為支撐“中國規模”“中國速度”等奇蹟的精神支柱。

堅持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處在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繫和相互作用之中,必須要樹立整體性、開放性、系統性的觀念,全面地考察事物。針對此次疫情傳染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爆發時間特殊的特點,黨中央指出疫情防控是場總體戰,必須堅持全國上下一盤棋。一方面是從中央、地方和人民群眾一盤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保證疫情防控措施科學有效、部署得當、行動有力;各級黨委和政府擔負起抗疫的主體責任,聽從中央的統一指揮、協調、調度,將中央的決策部署一層層傳導、一級級落實,確保了從頂層決策到基層落實的渠道暢通;廣大人民群眾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遵守防疫規章制度,積極配合參與各項防疫工作,實現了自上而下的聯動。另一方面是各行業各部門一盤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科學研究、市場監管、輿論宣傳、生活必需品生產那和供應等各領域都在中央的要求下緊急行動起來,協調聯動,為抗疫阻擊戰提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特殊時期社會平穩有序的運轉。正是這種多層次的推動、多維度的發力,使得疫情防控的各個方面和各種因素統一起來,組合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運用辯證思維做總體謀劃、解決主要矛盾

唯物辯證法指出,面對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時,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既要樹立全局觀,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統籌兼顧、注意總體謀劃,同時又注意牽“牛鼻子”,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推動其它矛盾的解決。面對疫情的複雜形勢和防控的繁重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非常善於使用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相統一的方法論。比如立足地區特點和疫情形勢,把湖北和武漢作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疫情防控戰役的決勝之地,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和技術力量來穩住湖北的疫情,同時加強對其它省市區的分類指導,總體謀劃、全盤部署,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比如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上,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將疫情防控作為首要工作,集中精力把各項防控措施做實做細,同時根據疫情變化和防控進展積極推進企業的復工復產,恢復經濟正常運行,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也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保障。再如根據國內外疫情形勢的變化,當前把落實境外輸入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任務,完善數據共享、信息通報和入境人員核查機制,構建一個涵蓋“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在內的閉環設計,同時不斷鞏固國內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態勢,保持戰略定力,毫不放鬆的抓好各項工作,避免來之不易的向好形勢發生逆轉。正是依靠著統籌謀劃和“牽牛鼻子”的雙管齊下,才使得我國能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就控制住了國內疫情,也為其他國家的防控樹立了成功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