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衰落(英國篇)

大國衰落(英國篇)

鮑里斯的努力可以拯救英國嗎?

或許是我多次唱衰美國,導致一些朋友對我很有意見,說我的文章不客觀,只看到美國的陰暗面,是阿Q精神。

這個真是誤解,其實我是很喜歡美國的,它強大、迷人、危險,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現在網上頗有人鼓吹各國模式,比如“德吹”、“日吹”,甚至還有“印度吹”。

那麼為什麼沒有“美吹”?

你傻啊?美國還用吹嗎?那是實實在在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強國!是世界上很多人的嚮往以及更多人的陰影!所以不管你是憎惡或是喜歡它,唯獨不能無視它。

我有阿Q 精神?或許吧。但精神勝利也不全是壞事,就像盲目自信總比盲目自卑好,面對最強大的對手也要有戰而勝之的信念。愚公不會因王屋、太行聳入雲霄而放棄開路,我也不會。

但在美國依然強大,且與中國有著直接的競爭關係的背景下,總挑美國身上的懶瘡說事確實好像是埋汰對手,缺乏說服力。所以我決定換一個對象,說一下上個全球霸主英國的衰落故事,來做為我看衰美國的註腳吧。

欲講樓塌了,一定要從起高樓開始,要不就像吃飯直接吃第六個包子一樣,是既吃不香、也吃不飽的。

英國的歷史要從凱爾特人開始——西方世界其實也有民族問題,只是沒有種族問題那樣看的很重。很多中國人對西方的民族構成一團霧水,就和西方人看東亞人矇頭轉向也是一樣——不列顛島上的原住民就是凱爾特人,他們的生活談不上富裕,但自給自足。

好景不長,羅馬帝國自凱撒時期起就多次渡海西侵,憑藉強大的國力終於打敗島民,將不列顛到劃歸羅馬行省,開始長達數百年的統治。羅馬人修路建城,盤剝土著,凱爾特人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熬到羅馬帝國衰落後,蠻族又強勢興起,所以打鐵還要自身硬,光指望敵人自己倒下,自己躺贏是靠不住的。

日耳曼人中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三個部落趁羅馬帝國勢力退出之際,舉族遷徙不列顛島。這下可不得了,羅馬人收稅雖重,日子總過得下去,這些蠻族來了又殺又搶,比強拆的還兇!不過了!當地的凱爾特人忍無可忍,終於引發了激烈的戰爭。結果我們都知道:蠻族最終奪得三島最富裕的東南地區。三個蠻族部落以盎格魯(Angles)勢力最強,所以奪得的土地以“盎格魯人的土地”(Englaland)稱呼,這也是“英格蘭“一詞的來源。所以,抱歉了凱爾特人,你們並非本文的主角。

這段時期的歷史十分重要,對英國的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值得從各方面多說幾句。

凱爾特人並沒有被滅絕,而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遷徙集中到不列顛的西北高地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愛爾蘭地區,後來在英國持續擴張時期也被納入統治。英國傳說中有個著名的國王阿瑟,那個舉起石中劍的國王,就是在對抗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湧現的凱爾特人英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當然,阿瑟和花木蘭一樣,在歷史中是否存在是有疑問的,不過凱爾特人的反抗精神由此可見,愛爾蘭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還有根據以上文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現代英語實際上是從古日耳曼語(德語)演化過來的。這也是在開拓新大陸時期的德裔白人(比如特朗普的祖父)並不少,但大家夥兒卻和英國人相處的很好,還一股腦的只用英語(加拿大則保留了法語)的原因:學習成本低。你讓他們學說普通話試試!實際上,現在一箇中國人和一個德國人,對話時使用英語已經是標準操作。

這種民族構成和歷史積怨依然影響著今天的英國。JK羅琳在《哈利波特》中讓金色頭髮(日耳曼人種特徵)的馬爾福大罵紅色頭髮(凱爾特人種特徵)的羅恩是“泥巴種”,處處看不順眼,找不自在。中國人很容易莫名其妙,但英國人則大多是會心一笑。

好吧,現在讓我們繼續開啟英國的真正歷史!

蠻族佔據土地後,紛紛割據,互相攻伐。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相似,通過漫長的戰爭,英格蘭地區由無數小國部落漸漸選出了種子選手,進入到“七國時代”,最後由西撒克遜國王埃格伯特蕩平六國,成為統一的英格蘭國家的開國君主。

埃格伯特是類似秦始皇一類的人物,他使盎格魯撒克遜人成為英國的主體民族,並讓英格蘭地區日後的戰爭從部落、國家、種族之戰變為了貴族間的權力之戰。有理由相信,馬丁老頭創作的《權力的遊戲》是以此後的英國史和部分歐洲史為主要基礎進行。

英格蘭一統之後幾百年的歷史十分精彩,我讀得入了迷,連寫文都耽誤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段時期,英國實際上是有好幾個王朝改朝換代的。我若一一講述不免枯燥,再者也與英國稱霸天下的關係不大,離題太遠。不過其中有三件事十分重要:

一是從諾曼王朝開始的王室聯姻傳統,讓英國與歐洲王室和大貴族都有了血脈關係。在民族概念混沌的中世紀,戰爭是國王和貴族的執掌權力和任性的工具。但反正大家都是親戚,今天打生打死,明天就互相把酒言歡哥倆好就成了基本操作。還有一個就是反正誰輸誰贏老百姓都要照常納稅,所以英法百年戰爭這麼殘酷的戰爭打下來老百姓也只當成工作,絕無積怨。這些都為英國作為歐洲大陸的“離岸平衡手”打下了基礎。

二是大憲章。大憲章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王權置於法律之下。從此,英國成為一個有弱君傳統的國家,並開啟了議會治政模式。英國王室雖然仍然不時出現雄主,但根據自然法則,一個人就算智如諸葛亮,勇如劉關張,那也是頂不過三個臭皮匠的。所以,國王在與貴族階級的權力鬥爭中,時常處於下風,慢慢過渡到資本主義時期後,弱君又變成了虛君。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弱化中央權力的政治結構卻為英國的蓬勃發展,乃至世界民主進步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

三是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轉變為新教國家。英國原本是天主教國家,“獅心王”理查一世就曾多次參與十字軍東征,為教廷爭奪耶路撒冷出了大力。但後來王室由於擔心教廷對王權的覬覦,終於下定決心改革宗教。其中不再承認教會對聖經有絕對解釋權,教徒可以與上帝直接溝通;使用民族語言舉行宗教儀式,簡化儀式;教士可以婚娶是新教與天主教的重大區別。因為清除了天主教教義和儀式內容,所以新教教徒也叫做清教徒。

自從不再讓中間商賺差價,削弱了教廷的權威後,英國更接近成為一個世俗國家,老百姓思想上的禁錮也被破除了。英國從此在藝術、科學、文化、經濟、制度等各方面進入了快車道,均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新教改革還有一個副作用是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交惡,並最終擊潰無敵艦隊,成為全球海洋新的話事人。

稱霸海洋為英國帶來了無限的原材料、勞動力、市場和資金;新教教義將致富當做上帝對虔誠子民的獎賞,人們不再恥於談論致富;憲法保護了私人權力和財產,激活了無數的人發財的熱情和渴望,無數的發明創造開啟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離岸平衡手讓英國可以深度參與全球中心——歐洲大陸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活動,讓自己作為“關鍵先生”並因此從中充分得利。

我小的時候看《魯濱遜漂流記》,只記得荒島、野人和那漫長歲月中魯濱遜為生活的希望所付出的努力。但我成年再一次欣賞時,看到卻是一個人對財富驚人的渴望,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冒險的執著和因努力品嚐到成功果實的甜美滋味。

我敢打賭,多數讀者已經不記得魯濱遜千辛萬苦回到他莊園時所擁有的財產,不過這也不重要——魯濱遜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縮影,而彼時英國已經囊括了百倍於不列顛的土地和人口,每時每刻都有陽光照耀在帝國的土地上。大英帝國光榮地成為第一任全球超級大國。

人類壽命短暫。正所謂“夏蟲不可語冰”,人們通常對自己的經驗迷戀而執著,看不到事物變化的必然。就像福山在美國從冷戰勝出後高呼“歷史終結”,沉浸在不落陽光中大英帝國此時絕想不到,它命運的轉折來的是如此的不可抗拒。

需要強調的是,英國並未拋棄自己的成功經驗,相反還有所進步和擴大:更寬鬆現代化的政治、經濟、宗教環境;更頻繁而巧妙的干涉政策;更加強大的軍隊。

馬克思被他的祖國德國驅逐出境後,就定居在英國這個最大的資本主義過度進行他批判資本主義的寫作,寬鬆的社會環境可見一斑。英國依然為無數的哲學理念、科學思想、藝術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後盾。

外交上,英國的平衡政策幾百年來使包括拿破崙統一歐洲大陸的嘗試都功虧一簣,保住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外人詬病的“攪屎棍”的說法其實是對英國的讚頌。

大國衰落(英國篇)


但英國卻已經明顯衰弱了。如果說美國獨立戰爭中英軍的失利是因為列強幹涉和鞭長莫及導致的意外失手,那麼兩次布爾人戰爭、阿富汗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將帝國的虛弱明明白白的展現給了世人。

還記得凱爾特人嗎?他們所在的愛爾蘭在被英格蘭統治幾百年後於1919年獨立了,剩下的北愛爾蘭在以後的幾十年間依然讓帝國持續失血,其遺留的問題甚至成為了英國脫歐談判最大的障礙。

征服者曾經欠下的賬單,總要在失敗時一股腦還回去的。

之後的幾十年裡,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和歸還,只剩下寥寥幾個屬地如馬島,也不得不大動干戈才勉強保住。英聯邦現在只餘一個名義,實際上英國已經只是一個有24萬平方公里和6000萬人口的地理概念了。

為什麼?

為什麼同樣的政策和做法可以使英國在四百年前稱霸全球,卻在今天只能保證英國的二流國家地位?

我想是因為世界變了,面對的問題也變了。就像既然考題換了,自然也要換解題思路一樣,英國那些曾經成功的執政經驗面對的新的挑戰已經不合時宜。我在《一個國家的誕生和衰亡》一個國家的誕生和衰亡中指出,絕大多數國家的衰亡是因為財政崩潰和軍事失敗。英國外部的軍事壓力並不大,所以主要是財政出現問題了。

英國兩黨在選舉時,競相用高福利賄賂民眾,使國家背上鉅額的財政包袱。這種支出具有強烈的剛性,迫使國家不得不削減面向未來的投資、研發費用。甚至軍費也一再縮減,曾經全球稱霸的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無力保證英國面對挑戰的絕對信心,只能抱緊美國的大腿。

而且拿著高福利的民眾開始厭棄國家支柱的製造業,曾經伯明翰的鋼鐵業、利物浦的造船業都曾享譽全球,但今天無不沒落衰亡。同樣的還有機械製造、汽車業、核電工業……,導致國家的稅源進一步向服務行業集中。

當然,英國諸如金融業的利潤很高,英國政府的財政紀律也很好,英鎊一直是全球主要貨幣。但要看到的是,今天世界是一個充滿變量和不確定的世界,英國看似健康的財政狀況在應對突發挑戰的能力已經顯示出不足。在新冠疫情下,英國破天荒的提出了“群體免疫”,其實就是傳統“小政府”模式下的無奈之舉。

英國可以再次崛起嗎?不是不可能,但難度極大!

首先在目前全球市場競爭中,英國已經缺乏先發和技術優勢。英國依然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但在目前科技越發湧起的燒錢浪潮中已經略顯不足,而且脫歐後與歐洲傳統強國的科技合作也必然受到影響。目前英國僅在石油化工、航空技術、生物醫藥等少數幾個領域的製造業保有頂尖的競爭力,其餘的大公司多數都是金融或服務業等重商譽公司。

這樣的產業結構不是不能發展,但已經無法在未來取得競爭優勢。比如我在英國的朋友做代購,項目集中在服裝鞋帽、珠寶首飾、食品藥品等,根本就沒有什麼工業化產品。

諸如5G、信息產業、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產業方面英國已經嚴重落伍,唯一的高新技術產業ARM還被賣掉了。從英國掀起了燒5G基站“抗疫”的風浪也可以看出英國失去了發展高新制造業的勞動力基礎和產業環境。

在文化上,新教曾經激發了民眾的活力,是新教國家現代化的基本推力,全球多數發達國家都是新教國家。但是目前英國存在的新自由主義和多元化浪潮中對主體文化的衝擊十分之大,很多地方少數族裔人口激增,已經慢慢變成“多數族裔”,如穆裔社區等地保守文化氾濫,甚至形成了反現代化特徵。

我們知道專制政體、保守文化和宗教信仰越是發展到極致,越會嚴重阻礙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甚至導致國家倒退,比如我們的北方鄰國和沙特。這是因為只有解放民眾頭腦中的禁錮,煥發民眾的熱情才能解放他們的生產力,這也是民主和自由主義理論氾濫的根基。但是,理想雖然美好,但現在實踐中出了問題也要正視。更加自由寬鬆的氛圍為什麼導致社會的寄生階層更多呢?

我在《一個國家的誕生和衰亡》中分析,原因是民眾與國家的利益並不總是相符的,越是長期利益越是如此。

比如國家要發展核聚變工業,計劃需要在100年持續投入10萬億元,那麼對現在的民眾來說就是不可接受的。所有人都會大聲嚷嚷,質疑這個項目的可行性並提議將這筆錢投入到民生中去。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一百年前了,一個科學家或者一傢俬人資本就推動生產力大步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需要漫長投資、忍受持續虧損的項目上是離不開國家支持的。而民眾或許不是不知道這筆投資對國家長久命運的重要性,但是,每個人都想,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人就是這樣,越是能輕易從國家得到生活補貼,越是不能夠培養奮鬥和犧牲精神!

決定國家命運的決策需要長遠規劃、持續的努力和專業的技能,政治家們如果屈從與民意,將國家對未來的投資變為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那麼,實際上相當於透支國力,在吃子孫飯!我在看英國核電發展的資料時,就深有感觸,曾經英國核電技術世界領先,但現在核電技術已經完全斷檔,需要向我們購買了。雖然英國不太可能阿根廷化,但撤出了人類未來的賽道已經是確定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階層固化。英國在自由競爭下,經濟已經被大公司或財團壟斷。興起的新行業、新企業十分之少,缺乏財富效應。普通老百姓想:反正努不努力都一個樣,何不躺下裝死狗呢?反倒是相比底層民眾,富裕階層的人更加努力。996什麼的都是常態。但如此更加劇了貧富分化。國家缺乏對貧困人口的支付轉移支持,不加大公共服務力度,又不能像企業一樣將人裁掉,最後發展一定是印度化的:階層嚴重割裂,兩個階級間交往極少。最嚴重時,類似電影《極樂空間》的內容將出現:階層間被徹底物理隔離。

最後就是缺乏危機感。我沒去過英國,但對德國的印象是這裡很美、很舒適。有一個小鎮的車站是二戰後建立的,鍍鋅的金屬椅子、爬滿牆壁的植物,落日的陽光照上去好像油畫一般,讓我留戀忘返。這裡就像時間凝固了一樣。但問題也在此:這裡沒有什麼變化,大家安於現狀,幾十年都上一個班。我沒去過英國,不過英國的朋友說,那裡的大城市還好,小城鎮也是人人安於現狀。這個有福利原因:你辛辛苦苦上班賺2500歐元月薪,但你如果上學可以拿到每月1800歐元補貼,生一個孩子可以拿到每月400歐元補貼,你選哪個?我就認識四十幾歲的讀書種子,讀了雙博士,有一個是中世紀藝術史什麼的,唸了七八年還沒讀完。就是讀完了會不會再念個人類未來研究什麼的也不好說。

這些對民眾當然是有利的,所以很多人搶著去移民薅資本主義羊毛。但對國家來說這無疑是沉重的財政負擔。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要麼是增加對未來的投資,希望通過做大蛋糕解決;要麼是減少目前不必要的福利支出,逼迫民眾走出舒適圈,去改變生活配合產業調整。

無論哪種都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去改革推動。而這一方面英國受限於長久以來形成的政治體制和文化氛圍,不太可能出現一個強權人物拿出有力的政策去執行,甚至也無法出現類似特朗普一樣的“政治素人”去破壞體制。而如果真正到了那一步,相信英國也會像美國一樣,社會趨於分裂。正所謂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

誠然,我們要承認英國依然有很大的優勢,但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它們底子雄厚,吃老本的基礎上的,但這種老本還能吃多少時間呢?我曾經遇到一個英國人聊了聊,他沒什麼本事,又不願意在英國從事低端行業,所以就在亞洲一邊旅遊一邊拿高薪從事英語教育。

或許以後英國人都會從事英語教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