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英国篇)

大国衰落(英国篇)

鲍里斯的努力可以拯救英国吗?

或许是我多次唱衰美国,导致一些朋友对我很有意见,说我的文章不客观,只看到美国的阴暗面,是阿Q精神。

这个真是误解,其实我是很喜欢美国的,它强大、迷人、危险,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现在网上颇有人鼓吹各国模式,比如“德吹”、“日吹”,甚至还有“印度吹”。

那么为什么没有“美吹”?

你傻啊?美国还用吹吗?那是实实在在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强国!是世界上很多人的向往以及更多人的阴影!所以不管你是憎恶或是喜欢它,唯独不能无视它。

我有阿Q 精神?或许吧。但精神胜利也不全是坏事,就像盲目自信总比盲目自卑好,面对最强大的对手也要有战而胜之的信念。愚公不会因王屋、太行耸入云霄而放弃开路,我也不会。

但在美国依然强大,且与中国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的背景下,总挑美国身上的懒疮说事确实好像是埋汰对手,缺乏说服力。所以我决定换一个对象,说一下上个全球霸主英国的衰落故事,来做为我看衰美国的注脚吧。

欲讲楼塌了,一定要从起高楼开始,要不就像吃饭直接吃第六个包子一样,是既吃不香、也吃不饱的。

英国的历史要从凯尔特人开始——西方世界其实也有民族问题,只是没有种族问题那样看的很重。很多中国人对西方的民族构成一团雾水,就和西方人看东亚人蒙头转向也是一样——不列颠岛上的原住民就是凯尔特人,他们的生活谈不上富裕,但自给自足。

好景不长,罗马帝国自凯撒时期起就多次渡海西侵,凭借强大的国力终于打败岛民,将不列颠到划归罗马行省,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统治。罗马人修路建城,盘剥土著,凯尔特人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熬到罗马帝国衰落后,蛮族又强势兴起,所以打铁还要自身硬,光指望敌人自己倒下,自己躺赢是靠不住的。

日耳曼人中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三个部落趁罗马帝国势力退出之际,举族迁徙不列颠岛。这下可不得了,罗马人收税虽重,日子总过得下去,这些蛮族来了又杀又抢,比强拆的还凶!不过了!当地的凯尔特人忍无可忍,终于引发了激烈的战争。结果我们都知道:蛮族最终夺得三岛最富裕的东南地区。三个蛮族部落以盎格鲁(Angles)势力最强,所以夺得的土地以“盎格鲁人的土地”(Englaland)称呼,这也是“英格兰“一词的来源。所以,抱歉了凯尔特人,你们并非本文的主角。

这段时期的历史十分重要,对英国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值得从各方面多说几句。

凯尔特人并没有被灭绝,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迁徙集中到不列颠的西北高地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爱尔兰地区,后来在英国持续扩张时期也被纳入统治。英国传说中有个著名的国王阿瑟,那个举起石中剑的国王,就是在对抗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涌现的凯尔特人英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然,阿瑟和花木兰一样,在历史中是否存在是有疑问的,不过凯尔特人的反抗精神由此可见,爱尔兰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还有根据以上文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现代英语实际上是从古日耳曼语(德语)演化过来的。这也是在开拓新大陆时期的德裔白人(比如特朗普的祖父)并不少,但大家伙儿却和英国人相处的很好,还一股脑的只用英语(加拿大则保留了法语)的原因:学习成本低。你让他们学说普通话试试!实际上,现在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对话时使用英语已经是标准操作。

这种民族构成和历史积怨依然影响着今天的英国。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让金色头发(日耳曼人种特征)的马尔福大骂红色头发(凯尔特人种特征)的罗恩是“泥巴种”,处处看不顺眼,找不自在。中国人很容易莫名其妙,但英国人则大多是会心一笑。

好吧,现在让我们继续开启英国的真正历史!

蛮族占据土地后,纷纷割据,互相攻伐。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似,通过漫长的战争,英格兰地区由无数小国部落渐渐选出了种子选手,进入到“七国时代”,最后由西撒克逊国王埃格伯特荡平六国,成为统一的英格兰国家的开国君主。

埃格伯特是类似秦始皇一类的人物,他使盎格鲁撒克逊人成为英国的主体民族,并让英格兰地区日后的战争从部落、国家、种族之战变为了贵族间的权力之战。有理由相信,马丁老头创作的《权力的游戏》是以此后的英国史和部分欧洲史为主要基础进行。

英格兰一统之后几百年的历史十分精彩,我读得入了迷,连写文都耽误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段时期,英国实际上是有好几个王朝改朝换代的。我若一一讲述不免枯燥,再者也与英国称霸天下的关系不大,离题太远。不过其中有三件事十分重要:

一是从诺曼王朝开始的王室联姻传统,让英国与欧洲王室和大贵族都有了血脉关系。在民族概念混沌的中世纪,战争是国王和贵族的执掌权力和任性的工具。但反正大家都是亲戚,今天打生打死,明天就互相把酒言欢哥俩好就成了基本操作。还有一个就是反正谁输谁赢老百姓都要照常纳税,所以英法百年战争这么残酷的战争打下来老百姓也只当成工作,绝无积怨。这些都为英国作为欧洲大陆的“离岸平衡手”打下了基础。

二是大宪章。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王权置于法律之下。从此,英国成为一个有弱君传统的国家,并开启了议会治政模式。英国王室虽然仍然不时出现雄主,但根据自然法则,一个人就算智如诸葛亮,勇如刘关张,那也是顶不过三个臭皮匠的。所以,国王在与贵族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时常处于下风,慢慢过渡到资本主义时期后,弱君又变成了虚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弱化中央权力的政治结构却为英国的蓬勃发展,乃至世界民主进步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

三是英国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国家转变为新教国家。英国原本是天主教国家,“狮心王”理查一世就曾多次参与十字军东征,为教廷争夺耶路撒冷出了大力。但后来王室由于担心教廷对王权的觊觎,终于下定决心改革宗教。其中不再承认教会对圣经有绝对解释权,教徒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使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仪式;教士可以婚娶是新教与天主教的重大区别。因为清除了天主教教义和仪式内容,所以新教教徒也叫做清教徒。

自从不再让中间商赚差价,削弱了教廷的权威后,英国更接近成为一个世俗国家,老百姓思想上的禁锢也被破除了。英国从此在艺术、科学、文化、经济、制度等各方面进入了快车道,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新教改革还有一个副作用是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交恶,并最终击溃无敌舰队,成为全球海洋新的话事人。

称霸海洋为英国带来了无限的原材料、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新教教义将致富当做上帝对虔诚子民的奖赏,人们不再耻于谈论致富;宪法保护了私人权力和财产,激活了无数的人发财的热情和渴望,无数的发明创造开启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离岸平衡手让英国可以深度参与全球中心——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让自己作为“关键先生”并因此从中充分得利。

我小的时候看《鲁滨逊漂流记》,只记得荒岛、野人和那漫长岁月中鲁滨逊为生活的希望所付出的努力。但我成年再一次欣赏时,看到却是一个人对财富惊人的渴望,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冒险的执着和因努力品尝到成功果实的甜美滋味。

我敢打赌,多数读者已经不记得鲁滨逊千辛万苦回到他庄园时所拥有的财产,不过这也不重要——鲁滨逊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缩影,而彼时英国已经囊括了百倍于不列颠的土地和人口,每时每刻都有阳光照耀在帝国的土地上。大英帝国光荣地成为第一任全球超级大国。

人类寿命短暂。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经验迷恋而执着,看不到事物变化的必然。就像福山在美国从冷战胜出后高呼“历史终结”,沉浸在不落阳光中大英帝国此时绝想不到,它命运的转折来的是如此的不可抗拒。

需要强调的是,英国并未抛弃自己的成功经验,相反还有所进步和扩大:更宽松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宗教环境;更频繁而巧妙的干涉政策;更加强大的军队。

马克思被他的祖国德国驱逐出境后,就定居在英国这个最大的资本主义过度进行他批判资本主义的写作,宽松的社会环境可见一斑。英国依然为无数的哲学理念、科学思想、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后盾。

外交上,英国的平衡政策几百年来使包括拿破仑统一欧洲大陆的尝试都功亏一篑,保住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外人诟病的“搅屎棍”的说法其实是对英国的赞颂。

大国衰落(英国篇)


但英国却已经明显衰弱了。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的失利是因为列强干涉和鞭长莫及导致的意外失手,那么两次布尔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将帝国的虚弱明明白白的展现给了世人。

还记得凯尔特人吗?他们所在的爱尔兰在被英格兰统治几百年后于1919年独立了,剩下的北爱尔兰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依然让帝国持续失血,其遗留的问题甚至成为了英国脱欧谈判最大的障碍。

征服者曾经欠下的账单,总要在失败时一股脑还回去的。

之后的几十年里,英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和归还,只剩下寥寥几个属地如马岛,也不得不大动干戈才勉强保住。英联邦现在只余一个名义,实际上英国已经只是一个有24万平方公里和6000万人口的地理概念了。

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和做法可以使英国在四百年前称霸全球,却在今天只能保证英国的二流国家地位?

我想是因为世界变了,面对的问题也变了。就像既然考题换了,自然也要换解题思路一样,英国那些曾经成功的执政经验面对的新的挑战已经不合时宜。我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衰亡》一个国家的诞生和衰亡中指出,绝大多数国家的衰亡是因为财政崩溃和军事失败。英国外部的军事压力并不大,所以主要是财政出现问题了。

英国两党在选举时,竞相用高福利贿赂民众,使国家背上巨额的财政包袱。这种支出具有强烈的刚性,迫使国家不得不削减面向未来的投资、研发费用。甚至军费也一再缩减,曾经全球称霸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无力保证英国面对挑战的绝对信心,只能抱紧美国的大腿。

而且拿着高福利的民众开始厌弃国家支柱的制造业,曾经伯明翰的钢铁业、利物浦的造船业都曾享誉全球,但今天无不没落衰亡。同样的还有机械制造、汽车业、核电工业……,导致国家的税源进一步向服务行业集中。

当然,英国诸如金融业的利润很高,英国政府的财政纪律也很好,英镑一直是全球主要货币。但要看到的是,今天世界是一个充满变量和不确定的世界,英国看似健康的财政状况在应对突发挑战的能力已经显示出不足。在新冠疫情下,英国破天荒的提出了“群体免疫”,其实就是传统“小政府”模式下的无奈之举。

英国可以再次崛起吗?不是不可能,但难度极大!

首先在目前全球市场竞争中,英国已经缺乏先发和技术优势。英国依然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但在目前科技越发涌起的烧钱浪潮中已经略显不足,而且脱欧后与欧洲传统强国的科技合作也必然受到影响。目前英国仅在石油化工、航空技术、生物医药等少数几个领域的制造业保有顶尖的竞争力,其余的大公司多数都是金融或服务业等重商誉公司。

这样的产业结构不是不能发展,但已经无法在未来取得竞争优势。比如我在英国的朋友做代购,项目集中在服装鞋帽、珠宝首饰、食品药品等,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业化产品。

诸如5G、信息产业、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产业方面英国已经严重落伍,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ARM还被卖掉了。从英国掀起了烧5G基站“抗疫”的风浪也可以看出英国失去了发展高新制造业的劳动力基础和产业环境。

在文化上,新教曾经激发了民众的活力,是新教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推力,全球多数发达国家都是新教国家。但是目前英国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和多元化浪潮中对主体文化的冲击十分之大,很多地方少数族裔人口激增,已经慢慢变成“多数族裔”,如穆裔社区等地保守文化泛滥,甚至形成了反现代化特征。

我们知道专制政体、保守文化和宗教信仰越是发展到极致,越会严重阻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甚至导致国家倒退,比如我们的北方邻国和沙特。这是因为只有解放民众头脑中的禁锢,焕发民众的热情才能解放他们的生产力,这也是民主和自由主义理论泛滥的根基。但是,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在实践中出了问题也要正视。更加自由宽松的氛围为什么导致社会的寄生阶层更多呢?

我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衰亡》中分析,原因是民众与国家的利益并不总是相符的,越是长期利益越是如此。

比如国家要发展核聚变工业,计划需要在100年持续投入10万亿元,那么对现在的民众来说就是不可接受的。所有人都会大声嚷嚷,质疑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并提议将这笔钱投入到民生中去。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一百年前了,一个科学家或者一家私人资本就推动生产力大步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需要漫长投资、忍受持续亏损的项目上是离不开国家支持的。而民众或许不是不知道这笔投资对国家长久命运的重要性,但是,每个人都想,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人就是这样,越是能轻易从国家得到生活补贴,越是不能够培养奋斗和牺牲精神!

决定国家命运的决策需要长远规划、持续的努力和专业的技能,政治家们如果屈从与民意,将国家对未来的投资变为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实际上相当于透支国力,在吃子孙饭!我在看英国核电发展的资料时,就深有感触,曾经英国核电技术世界领先,但现在核电技术已经完全断档,需要向我们购买了。虽然英国不太可能阿根廷化,但撤出了人类未来的赛道已经是确定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阶层固化。英国在自由竞争下,经济已经被大公司或财团垄断。兴起的新行业、新企业十分之少,缺乏财富效应。普通老百姓想:反正努不努力都一个样,何不躺下装死狗呢?反倒是相比底层民众,富裕阶层的人更加努力。996什么的都是常态。但如此更加剧了贫富分化。国家缺乏对贫困人口的支付转移支持,不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又不能像企业一样将人裁掉,最后发展一定是印度化的:阶层严重割裂,两个阶级间交往极少。最严重时,类似电影《极乐空间》的内容将出现:阶层间被彻底物理隔离。

最后就是缺乏危机感。我没去过英国,但对德国的印象是这里很美、很舒适。有一个小镇的车站是二战后建立的,镀锌的金属椅子、爬满墙壁的植物,落日的阳光照上去好像油画一般,让我留恋忘返。这里就像时间凝固了一样。但问题也在此:这里没有什么变化,大家安于现状,几十年都上一个班。我没去过英国,不过英国的朋友说,那里的大城市还好,小城镇也是人人安于现状。这个有福利原因:你辛辛苦苦上班赚2500欧元月薪,但你如果上学可以拿到每月1800欧元补贴,生一个孩子可以拿到每月400欧元补贴,你选哪个?我就认识四十几岁的读书种子,读了双博士,有一个是中世纪艺术史什么的,念了七八年还没读完。就是读完了会不会再念个人类未来研究什么的也不好说。

这些对民众当然是有利的,所以很多人抢着去移民薅资本主义羊毛。但对国家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财政负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增加对未来的投资,希望通过做大蛋糕解决;要么是减少目前不必要的福利支出,逼迫民众走出舒适圈,去改变生活配合产业调整。

无论哪种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去改革推动。而这一方面英国受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强权人物拿出有力的政策去执行,甚至也无法出现类似特朗普一样的“政治素人”去破坏体制。而如果真正到了那一步,相信英国也会像美国一样,社会趋于分裂。正所谓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

诚然,我们要承认英国依然有很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它们底子雄厚,吃老本的基础上的,但这种老本还能吃多少时间呢?我曾经遇到一个英国人聊了聊,他没什么本事,又不愿意在英国从事低端行业,所以就在亚洲一边旅游一边拿高薪从事英语教育。

或许以后英国人都会从事英语教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