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震旦鴉雀(拉丁學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鶯科鴉雀屬一種珍稀鳥類,它的名字非常中國化,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這種鳥的第一個標本採集發現於中國南京,所以定名為“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全球性瀕危鳥種,已被列為國際鳥類紅皮書,目前其分佈僅限於黑龍江下游及遼寧蘆葦地和長江流域、江蘇沿海的蘆葦地。

2017年春,震旦鴉雀在北京蘆溝橋首次被發現,令人驚喜的是,前不久,震旦鴉雀不僅在北京市房山區牛口峪附近再一次出現,且在這裡——北京地區——第一次築巢、產卵、哺育、繁育了後代!

震旦鴉雀中等體型,約18釐米左右,黃嘴,灰頸,黑條紋;頭圓,嘴厚,沒脖子。牠是蘆葦中的啄木鳥,剝吃蘆葦中害蟲;又是鳥類中的“模範夫妻”,雌雄共同築巢,雌雄共哺育,離巢後雛鳥覓食也必須由爸媽引領,不過在搜尋食物過程中,雄鳥帶領,雌鳥尾隨;牠還是快樂的小精靈,它們的叫聲急促而連貫,非常好聽,唱得高興的時候,它們還會展翅歡唱。

攝影師李盛林先生,原為地質工作者,長期致力於生態保護,對鳥類攝影情有獨鍾,曾拍攝到北京地區稀有保護鳥類“大麻鳽”等,這次李盛林先生用鏡頭真實生動為我們紀錄了震旦鴉雀繁殖育雛的寶貴資料。現在,震旦鴉雀全家已然飛離了那片旖旎的蘆葦水鄉,但是牠們夫妻倆共同勞作哺育自己兒女的、值得永遠懷念之畫面卻被攝影師的鏡頭永遠地留住了。時間:2019年五月末初夏季節,地點:北京市房山區牛口峪,——盼望再來!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