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滿百家!廣東最多計算機通信最熱 中國通號最賺錢

科創板跨入了又一新里程。4月29日,伴隨光雲科技掛牌,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增至百家。從2018年11月科創板首次被提出,到2019年7月22日開市,再到上市公司滿百家,科創板一直上演著資本市場改革“加速度”。

科創板滿百家!廣東最多計算機通信最熱 中國通號最賺錢

1、哪個地方最“盛產”科創板上市公司?

從企業註冊地來看,來自廣東的上市公司最多,有18家,江蘇、北京各17家,上海16家,浙江10家,來自這五個地區的上市公司數量比達到78%。此外,山東、福建各4家,陝西3家,湖北、湖南、遼寧、天津各2家,河南、黑龍江、四川各1家。

2、哪個行業“最熱”?

按證監會行業劃分,上市公司多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及專用設備製造這兩大行業,各有22家公司;來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醫藥製造業的上市公司數也上雙,分別有20家、12家。

此外,百家上市公司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4家;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各3家;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研究和試驗發展各2家;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食品製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各1家。

3、選擇哪個標準上市的公司最多?

從公司選擇的科創板上市標準看,選擇上市標準一的有87家;選擇上市標準二的只有賽諾醫療1家;選擇標準三的僅天準科技1家;選擇標準四的有滬硅產業、中國通號等7家;選擇標準五的有百奧泰、澤璟製藥2家;優刻得、華潤微分別選擇了“同股不同權”的特殊表決權上市標準二和紅籌股上市標準二。

4、誰是賺錢大戶?誰利潤增速最快?

截至4月29日17點,百家登陸科創板的公司中,已有96家披露了2019年財報,4家披露了業績快報。其中2家淨利潤規模超過10億元,分別是主營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的央企中國通號(38.15億元),及“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17.93億元);瀾起科技、石頭科技等43家公司淨利潤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普元信息、奧福環保等52家公司淨利潤低於1億元;滬硅產業、澤璟製藥、百奧泰2019年分別虧損8991.45萬元、4.62億元、10.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百奧泰和澤璟製藥都是選擇標準五上市的,該標準就是重點從預計市值及技術優勢上來考量,不重點看IPO企業的業績。

以利潤增速排名,則百家公司座次大洗牌,一些“潛力股”顯現。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樂鑫科技在過去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606.57%,其次是安恆信息,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479.6%。此外,山石網科、石頭科技等20家公司過去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也超過100%;晶豐明源、天準科技等72家公司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低於100%,其中中國通號複合增長率為7.81%;西部超導、華興源創、滬硅產業、新光光電、澤璟製藥、百奧泰等6家公司過去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負。

5、誰研發投入最“大方”?

已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成都先導、美迪西研發人數佔公司總人數比超過80%,分別達83.88%、82.12%;樂鑫科技、金山辦公等5家公司的研發人員比重也都超過50%。

在研發投入上最“大方”的是金山辦公,該公司2019年研發佔營收比達37.91%;其次是成都先導,投入比達到34.62%。八億時空、杭可科技等47家公司在過去一兩年中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不足10%。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一般來說,科創企業在成熟之前研發投入的佔比是比較高的,發展成熟後研發投入佔比較低。整體來看受理企業研發投入不足10%的較多,這一情況應該引起重視,但也不能因此武斷地判定受理企業的科創含量不高。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