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中國的婚姻制度源遠流長,包含了許多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還有不同的地區差異、家庭差異、個體差異,導致有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又會組合成許許多多的問題。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人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家務是一個引子,更加是一個家庭的態度。除了家務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可以證明這一個態度。硬要說的話,家務不代表什麼,但是又代表了很多,因為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不過有時候,在同一個人的對比的時候,你也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家務說明了什麼。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中國的婆媳關係,也是自古以來的一個難題,比夫妻關係更難。有個傳統的說法是:中國不可能有好的婆媳關係,因為根本原因有兩個:

1、是這其實是兩個女人在爭男人,婆婆和媳婦都希望男人把她放在第一位。婆婆覺得是我生了兒子,所以兒子是和我最親的,並且一輩子都是這樣,是我的小孩;媳婦認為,已經結婚了,那麼他是我的老公,是我們新家的頂樑柱,而不是原生家庭的小孩子。父母、子女都會不斷脫離,也是所謂的新陳代謝,只有夫妻關係,才是真正的一輩子。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2、這也是兩代人觀念的不一致。老一代人,有老一代人的看法與習慣。舉個例子說,老人家總覺得孩子要在家庭附近,最遠也就是在省會,父母在,不遠遊;而孩子們總覺得,這個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不能老窩在家裡,當一個井底之蛙。又比如說,老人家總是無限地寵孫子孫女,哪怕在他們兒女小的時候並不這樣,但是到了孫子孫女輩,那又不一樣了;而現在80後90後的新父母們,總是會到處學習新的教養方法,不是說不愛,而是不溺愛;但是到了爺爺奶奶輩,就變成了“狠心的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當兒子有了下一代,基本都是婆婆來幫忙帶孫子孫女,這樣住在一起,矛盾就更容易發生了。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而中國的岳母和女婿,和婆媳關係比起來,卻是容易得多。一方面是因為作為男人的女婿,多少還是比女人要少想很多細節,比較粗枝大葉,不容易被影響心情;另一方面呢,岳母也覺得,對女婿好一點,女婿不會欺負自己女兒,畢竟從身體因素來說,女兒還是弱勢地位。

所以回到家務上面。前面說了,家務是一個引子,也是一個態度。很多準婆婆在和準兒媳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或者說是婚前見面的時候,都會選擇“家務”作為一個入手點。就像以下這個婆婆一樣。

小珍和小何已經訂婚了,但還沒有結婚。婚前她和小何一樣,都是被寵著長大的,並沒有做過什麼家務,而兩個人婚前也沒有同居過,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小何雖然買了婚房,但是也並沒有開火,要麼點外賣要麼回家裡去吃。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小珍在婚前去準婆婆家的時候,準婆婆都會跟小珍說:我老了,身體不行,你就多幫我做做事,事情也不多,先幫忙洗碗吧。小珍想長輩都開口了,洗個碗也不算什麼,也不會經常去,洗一下碗也沒有什麼問題。結果有一次去的時候,聽見小何的媽媽在跟她姐姐的婆婆打電話,說,她家女兒從小沒有做過什麼家務,去婆婆家的時候也不要讓她做家務。小珍就瞬間不開心了,想:為什麼我和你女兒就要得到差別待遇?我也是從小沒有做過什麼家務,為什麼我到你家來就被你要求做家務,而你女兒到婆婆家就不要做?甚至再回想起來和小何相處的時候,發現小何在家也沒有做過家務。這個區別待遇,也實在太過分了吧。我在你家也是客人,你兒子在我家,我媽也沒有讓他做過家務呢。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疫情期間,本來是小何帶小珍去準婆婆家拜年,突然臨時封路出不去,就住了幾天,小珍還聽見準婆婆跟自己女兒說:她在我們家都不幹活的,真是夠偷懶的。小珍氣炸了,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心裡很不高興:你要你女兒不要做家務,你女兒也不做家務;你兒子也不做家務;結果你還跟他們指責我一個客人不做家務???更別說你還叫我洗碗了呢,你兒子看電視你都沒叫他做。這是我老公的父母家,不是我們小家;我孃家也是我的父母家,不是我老公的小家;在這兩個地方我們都只能是客人,不是主人,主人是父母們。怎麼能責怪客人不幹活呢?

這就回到了文章開頭討論的話題,其實是婆婆邊界感不清晰

邊界感其實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接受兒女的長大,接受他們成立自己的家庭,要接受兒女是獨立的個體。當然兒女在父母家裡永遠是家庭的一份子,但是也要知道,當兒女結婚後,兒女的家庭首先就是和他們的妻子/丈夫組成的家庭,他們會有他們的兒女,他們才是三口之家,他們去看父母也只是“看父母”。

如果邊界感不清晰,或者“爭兒子”的思想沒有調整過來,婆媳矛盾就是免不了的,媳婦不開心,自己不開心,兒子也不會開心。

準兒媳,我老了,家務你多做點;女兒,你去婆家千萬別做家務


希望所有的婆婆、兒子、媳婦,包括女兒、女婿們,都能找準定位,這樣才是對三個家庭最好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